课件: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ppt

癫痫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肖波 一、癫痫基因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 神经递质受体基因 能量代谢基因 大脑皮层发育基因 大脑脂类代谢基因 二、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癫痫发作类型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全身性发作癫痫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儿童失神癫痫 原发性癫痫 常染色体显性夜间额叶癫痫 部分性发作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部棘波 (遗传性癫痫) 二、与遗传密切相关的癫痫发作类型 Unverricht-Lundborg病 进行性肌阵挛 Lafora病 神经元腊样脂褐质沉积症 继发性癫痫 线粒体脑肌病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1.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BFNC) 为外显率较高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少数几个单基因遗传性癫痫之一,具有遗传异质性,根据基因定位的不同本病可分为两型。 BFNC1的致病基因已被准确定位在20q13.3区,并被克隆。基因KCNQ2编码电压门控K+通道蛋白质。该基因的突变可影响K+通道内向正流性电压门控功能,从而导致反复的神经元放电。 1.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 (BFNC ) BFNC2致病基因定位于8q24区基因KCNQ3:编码另一K+通道组分。 KCNQ2和KCNQ3基因突变均可导致K+通道功能缺陷,因而产生同样的表型。 具有固定K+通道缺陷的BFNC,病情为什么会有自限性?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2.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BFIC) 由意大利学者于1992年首先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起病于出生后3~19个月起病,发作时神志不清、双手呈握拳状、双下肢强直,持续1~2分钟不等,发作后哭吵或入睡。多在晚上醒后发病,白天发作少。患儿身体发育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无异常,家族中有类似发病者。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2.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 (BFIC) 1997年意大利学者应用微卫星DNA多态性对5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分析,将该病的基因定位于19q。最近又有学者发现另一基因位点—2q24。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3.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 (JME) 常在晨起后发病,表现为双上肢不规则的抽动或弹跳,多合并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脑电图为广泛的不规则棘-慢波及多棘-慢波。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3.青少年期肌阵挛性癫痫 (JME) JME的遗传方式较为复杂,有多基因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Liu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JEM基因定位在6p21.3人类白细胞抗原附近。 Elmslie等将致病基因定位在15q14,基因CHRNA7编码n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可在全脑表达,是重要的癫痫候选基因。 有学者将JME基因定位在8q24。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4.儿童期失神癫痫 (CAE) 1997年发现CAE与21q22.1处GR1K1基因有关,该基因编码卡因酸选择性谷氨酸受体。 1998年,通过对印度一儿童期失神癫痫大家系的研究证实,该病是由位于8q24.3区的JH8基因突变造成的。JH8基因与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基因KCNQ3基因均在8q24区。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5.伴热性惊厥的全身性癫痫(GEFS) 是一种具有多种发作形式的原发性癫痫,除热性惊厥外,还可有失神、肌阵挛、肌强直等发作形式。GEFS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遗传异质性,可能与多个基因突变有关 三、原发性全身性癫痫 5.伴热性惊厥的全面性癫痫(GEFS) 主要发现2个基因与GEFS有关: 8qFEB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钙结 合蛋白为其候选基因; 19q13.1:SCN1B编码电压依赖性Na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