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毒物与化学.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毒 物 与 毒 物 与 化 化 湖州师范学院 杨金田 毒 物 与 化 湖州师范学院 杨金田 本章主要讨论常见的毒物、毒品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学 学 学 5.1 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5.2 日常生活中的毒物及其危害 毒物与化学 5.4 毒品与化学 5.3 烟草与化学 5.1 有毒化学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一、有毒化学物质的分类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其体内过程 三、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一、有毒化学物质的分类 金属或类金属毒物 刺激性气体 窒息性气体 农药 有机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及其体内过程 1.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种途径进入体内。 (1) 呼吸道吸入是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途径。 (2)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 (3)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而造成。 2.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1) 随血液迅速分布到全身 (2) 生物转化 (3) 毒物的排出 (4) 毒物的蓄积 三、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毒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 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中毒的主要症状: 1.呼吸系统 (1)急性呼吸道炎 (2)化学性肺炎 (3)化学性肺水肿 2.神经系统 (1) 神经衰弱综合症 (2) 周围神经病 (3) 中毒性脑病 3.血液系统 4.消化系统 5.循环系统 6.泌尿系统 毒物引起的常见损害或疾病: (1)骨骼损害 如镉中毒可引起骨软化。 (2)眼损害 如甲醇急性中毒出现眼球压痛、畏光、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严重者导致双目失明。 (3)皮肤损害 分为原发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感物三类,主要酸类、碱类、金属盐、溶剂等; (4)化学灼伤 体表(皮肤)灼伤、呼吸道灼伤、消化道灼伤、眼灼伤等四种。 (5)职业性肿瘤 如苯致白血病,氯甲醚、砷致肺癌或皮肤癌,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和铬酸盐制造工人肺癌。 5.2 日常生活中的毒物及其危害 一、毒物的类型 二、天然食物中的毒物 三、其它毒物 一、毒物的类型 所谓毒物是指干扰或扰乱人体中化学反应系统的物质。 按毒物性能分为: ①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等. ②代谢性毒物。如一氧化碳、氢氰酸、氟乙酸等; ③神经性毒物。 ④诱变性毒物。如可的松等; ⑤致癌物。如多环芳烃、石棉、灰尘等。 二、天然食物中的毒物 1.食油 (1)原油 ①生棉籽油。内常含棉酚、棉酚紫、棉酚绿等毒物。 ②菜籽油.含有芥子甙。 (2)陈油 ①多次高温加热的油 ②存放过久的油 2.蔬菜及水果 (1)蔬菜类 一般烹调仍不能去毒的有: ①四季豆 ②发芽土豆 ③鲜黄花菜 (2)水果 ①荔枝 ②柿子 ③桃仁、杏仁 3.其它食物 ①含毒的花蜜 ②蘑菇 ③生鱼 ④河豚鱼 ⑤熏鱼、熏肉 三、其它毒物 (1)霉菌毒素。主要有: ①黄曲霉毒素 ②丹毒 (2)有害的细菌。主要有: ①肉毒 ②尸毒 ③大肠杆菌 ④葡萄球菌 5.3 烟草与化学 一、烟草的化学成分 1.碳水化合物 2.含氮化合物 3.有机酸 4.苷及多酚 5.脂肪、挥发油和树脂物 6.灰分 三、烟气的化学成分 1.焦油 2.放射性物质 3.尼古丁(烟碱) 4.一氧化碳(CO) 5.醛类 四、吸烟的危害 我国13亿人口中有3亿多人吸烟(占世界吸烟人的1/4)。15岁以上的人总吸烟率达33.88%。 5.4 毒品与化学 一、毒品的种类 主要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管制使用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00多种。 瞧这吸毒的一家! 1 、鸦片 亦称阿片,俗称大烟。 经加工成鸦片,褐色膏状,软硬如橡皮泥。鸦片中含有罂粟碱等20多种生物碱,可制麻醉药。 2.吗啡与海洛因 吗啡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有镇痛等作用。非法吸食、注射吗啡,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引起精神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