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垂体瘤+鞍区生殖细胞瘤.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垂体瘤+鞍区生殖细胞瘤.ppt

* * * * * 脑膜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均匀、显著强化,宽基底与脑膜相连,冠状、矢状位见脑膜尾征。 表皮样囊肿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表皮样囊肿由胚胎发生期上皮成分的内容物而产生,可发生于鞍旁和鞍内。常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因为其脂肪和钙化成分可信号不均匀,使T1WI信号增高,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 表皮样囊肿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颅咽管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鞍区囊实性病变,钙化达80%,海绵窦较少累及,压迫垂体。两个高峰:5-10岁,40-60岁。典型的有囊性成分,其内信号多样,可见钙化、增强囊壁及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 颅咽管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本例颅咽管瘤位于鞍上池、蝶鞍及第三脑室,囊内未见明显强化,囊壁环形强化。 鞍区生殖细胞瘤 杨云飞 岳秋圆 概述 生殖细胞瘤由原始的生殖细胞衍生而来,好发松果体区鞍区基底节区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少见, 80-90%发生在25岁以下 临床多有内分泌紊乱表现,鞍上生殖细胞瘤以中枢性尿崩症多见,还可有视力障碍、下丘脑-垂体功能异常 实验室检查可有AFP或HCG升高,放疗敏感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病理 无包膜实性肿块,可有小囊变灶 除基底节区病灶外,出血、坏死少见 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有不同程度和形式转移,易向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种植、播散 组织学上:肿瘤细胞密集,主要含有两种成分: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常见淋巴样细胞沿纤维血管间隙浸润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鞍区解剖 前界:前床突、交叉前沟 后界:后床突、鞍背 两侧界:颈动脉沟 主要结构:蝶鞍、垂体、垂体柄、海绵窦及其穿行结构、鞍上池、鞍上血管、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及下丘脑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鞍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伴侧脑室、第三脑室及第四脑室播散种植转移。 影像表现 CT: 边界清楚、稍不规则、不均匀的稍高密度肿块,钙化(为湮没或移位的原有松果体钙化),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增强扫描为边缘清楚,圆形的均一强化灶,脑室壁可出现带装或结节状强化,提示有室管膜播散。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MRI T1WI呈均质的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均质高信号(接近脑灰质信号),增强扫描多呈较均质显著强化。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女性,14岁,多饮多尿2年多。双侧颞侧视野带状缺失,视力下降。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女性,18岁,头痛、左眼视力下降1月余,鞍区和松果体区同时有病灶,松果体区病灶较不明显。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同个病人,1年10个月后复查,闭经两年,双侧视神经萎缩。 鞍区肿物明显增大,松果体肿物更明显。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本院生殖细胞瘤并脑膜转移 (T2WI)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本院生殖细胞瘤并脑膜转移 (T1WI及增强)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沿侧脑室播散 生殖细胞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放疗前 放疗1.5月复查 放疗1年后复查 鉴别诊断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垂体瘤 颅咽管瘤 生殖细胞瘤 好发年龄 成人 20-60岁 儿童、青少年 20岁以前多见 儿童、青少年 好发部位 鞍内,可向鞍上生长 多位于鞍上,可向鞍内生长 松果体区、鞍上池 病灶形态 圆形或类圆形 类圆形或分叶状,多为囊性或囊实性 多圆形或类圆形 钙化 少见 多见,壳样或斑点状 少见 垂体 消失 存在 存在 邻近骨质 蝶鞍扩大,鞍底骨质吸收或破坏 无蝶鞍扩大 无蝶鞍扩大 强化特点 明显均匀强化 明显、实质或边缘强化 一般明显强化 信号特点 长T1长T2可合并坏死出血囊变 囊性者长T1长T2,实性者稍长T1稍长T2 T1WI和T2WI可呈等信号 特点 ----- 易通过脑脊液种植播散,放疗极敏感 -----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脑膜瘤 胶质瘤 动脉瘤 好发年龄 40-60岁 任何年龄 30-40岁 多位于 多位于鞍上,可累计鞍内 视交叉、垂体柄或第三脑室前部 鞍内或鞍旁 病灶形态 圆形或类圆形 不规则性 圆形,光滑 钙化 多见,砂砾样 少见,大片状 少见,位于边缘 垂体 存在 存在 存在 邻近骨质 向鞍内生长时可引起蝶鞍扩大,邻近骨质增生硬化 无蝶鞍扩大 无蝶鞍扩大 强化特地 明显均匀强化 恶性时环状、花环样强化 多明显强化 信号特征 与脑灰质相似 多为长T1长T2信号 有流空信号 特征 脑膜尾征 ---- CTA成像可确定诊断 患者,男性,30岁,主诉长期视力障碍 病理:胶质瘤(鞍上脊索样胶质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动脉瘤 福建省立医院影像科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