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抗真菌药物.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抗真菌药物.ppt

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 属于非多烯类抗生素,用于浅部真菌感染,代表药物为灰黄霉素和西可宁,不良反应小。机制为渗入皮肤角质层与角蛋白结合,干扰真菌核酸合成 要点 属于三氮唑结构的抗真菌药有哪些,属于咪唑类的抗真菌药有哪些? 其它抗真菌药有哪些? 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干扰真菌细胞膜上已存在的麦角甾醇而抑制静止期的真菌。 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生成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学习愉快! 课件制作设计、PPT设计 、软文策划、包装设计、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 课件仅供参考哦, 实际情况要实际分析哈! 感谢您的观看 课件制作设计、PPT设计 、软文策划、包装设计、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 * 第四节 抗真菌药物 绝大多数真菌是不致病的,如食用菌等。少数危害人类的真菌(包括黄癣菌、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马拉色菌、念珠菌等等)可侵入机体引起疾病,根据侵犯人体的部位不同,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 浅部真菌病简称癣,发病时真菌位于角蛋白组织(表皮角层、毛发、甲板)。在我国是常见病及多发病。常见的有头癣、体癣、手足癣、甲癣等等。 头癣(俗称“秃疮”或“癞痢头”) 由患病的猫、狗等动物传染 体癣 常由自身手足癣通过搔抓而传染。 手癣(鹅掌风)和甲癣(灰指甲) 足癣通过接触患者的用具而传染,由于足底的角蛋白丰富,尤其是穿不透气的鞋袜,使局部环境温暖潮湿,利于嗜角蛋白组织的真菌生长繁殖,特别是足趾间容易发病。足癣常可通过搔抓而发生手癣、体癣、甲癣等,是自体传染的主要来源。 深部真菌病 主要由链珠菌引起的感染。可侵犯皮肤粘膜(口角炎等)、指(趾)甲(甲沟炎等)和内脏器官(念珠菌性心内膜炎等)。可通过血液传播。 近年来,深部真菌病有增多趋势,主要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所引起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放疗、化疗、腹膜透析等均使得抵抗力下降而可能诱发本病。 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或滥用,导致菌群失调而并发真菌感染 故对抗真菌药物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特有的重要成分,在真菌存活中起重要作用 不同类型抗真菌药基本上是通过干扰真菌已有的麦角甾醇的活性来损伤真菌细胞膜或阻止麦角甾醇的生成来阻止真菌细胞膜的生成,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因此抗真菌药物对细菌无效、对哺乳动物无毒性。抗真菌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一般为制剂中辅料所产生。 麦角甾醇与真菌的关系 抗真菌药物按机制分类 干扰真菌细胞膜上已有的麦角甾醇从而损伤真菌细胞膜的药物: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 麦角甾醇生成抑制剂:唑类抗真菌药物 麦角甾醇生成抑制剂:丙烯胺类和二甲吗啉类 干扰真菌核酸合成的药物:灰黄霉素、西可宁 火落酸 角鲨烯 羊毛固醇 14-去甲基 羊毛固醇 麦角甾醇 真菌细胞膜 乙酰辅酶A 角鲨烯环氧化酶 真菌细胞P450酶 丙烯胺类、二甲吗啉类 唑类 多烯类 特比萘芬、阿莫罗芬 益康唑、氟康唑 两性霉素B 干扰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药物 结构共性:分子内都含有亲脂的大环内酯环;此环含有四、五、六或七个共轭双键的发色团;并且连有一个氨基糖,称为多稀类抗真菌药,属于抗生素。 代表药物:主要代表药物有制霉菌素A1、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哈霉素和曲古霉素。只溶于极性溶剂。 两性霉素B  属于多烯类的抗生素 含-NH2和-COOH,有酸碱两性 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肾毒性大 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膜上已存在的麦角甾醇来损伤真菌细胞膜,抑制静止期的真菌。 麦角甾醇生成抑制剂 ——唑类抗真菌药物 机制: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酶从而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成 唑类抗真菌药物按结构分为咪唑类和三氮唑两类结构 咪唑类的代表药物为克霉唑、咪康唑、噻康唑、奥昔康唑、益康唑、酮康唑。 三氮唑类的代表药物为氟康唑、特康唑和伊曲康唑。 唑类抗真菌药物简介 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真菌药 首先是克霉唑和咪康唑于20世纪60年代末问世 随后大量的唑类药物被开发:被用于治疗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 硝酸益康唑 1-[2,4-二氯-β-(4-氯苄氧基)苯乙基)] 咪唑硝酸盐 结构特点 乙醇的取代物 –羟基被氯苯甲醚取代 –C-1与二氯苯基连接 –C-2与咪唑基连结 C-1是手性碳 使用外消旋体 合成 氟康唑 α-(2,4-二氟苯基)-α-(1H-1,2,4-三氮唑-1-基甲基)-1H-1,2,4-三氮唑-1-基乙醇 三氮唑类的发现 依据咪唑类抗真菌药物构效关系 用三氮唑替换咪唑环后,得到的抗真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