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颈部淋巴结.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颈部淋巴结.ppt

断层标本显示 颈部淋巴结转移   大量的手术与病理资料证实,头颈部肿瘤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有规律的,即从一个区域向邻近区域转移,就特定肿瘤而言,还存在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区域。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一般而言,鼻咽癌和下咽癌发生淋巴结转移较常见,分别占80 %、70 %。除中线位置肿瘤或具有双侧淋巴引流如软腭、舌根和咽壁等部位的肿瘤外,对侧淋巴结转移发生较少见,另外,对侧转移淋巴结的分布与患侧是相似的,但淋巴结位置比患侧低,有报道95 %距离颅底在2 cm以上 。颈部淋巴结转移也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有关,T分期越晚发生率越高,但其分布与T分期无关 颈部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发生部位和原发肿瘤的淋巴引流区域相关,口腔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发生于Ⅰ、Ⅱ、Ⅲ区,而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主要发生Ⅱ、Ⅲ区.鼻咽癌转移淋巴结多为双侧发生,除常见于Ⅱ、Ⅲ、Ⅳ区外,咽后组、颈后三角区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特征性部位,这与其他部位原发肿瘤有极显著性差异 。故咽后组淋巴结肿大时,应首先考虑鼻咽癌可能,若同时伴有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则诊断准确性更高,但需与淋巴瘤鉴别。 颈部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多为单侧发生,常见于Ⅲ、Ⅳ区,尤其可发生气管食管沟及上纵隔淋巴结移,而头颈部其他原发肿瘤很少转移至此。 颈部淋巴结转移 喉声门上区淋巴回流丰富,声门上型喉癌易有颈淋巴结转移,齐金星等对117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析, Ⅱ 区淋巴结内癌转移者112例(81.8%), Ⅲ 区68例(49.6%), Ⅳ区24例(17.5%), Ⅵ区3例(2.2%), Ⅴ区1例(0.7%), Ⅰ区1例(0.7%)。有 Ⅵ、Ⅴ 、Ⅰ 和Ⅳ 区淋巴结内癌转移的病例均同时有Ⅱ 区或 Ⅲ区淋巴结内癌转移。  转移淋巴结形态及边缘 表现为形态规则且边缘清楚与形态不规则且边缘不清楚者,其原发肿瘤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 。鼻咽癌及甲状腺癌中,形态规则且边缘清楚者分别为 88 % 和 86 % 。口咽癌,喉癌及下咽癌中形态不规则且边缘不清者分别为59 % 和68 % , 且外侵明显。这与口咽癌、下咽癌及喉癌分化差, 恶性程度高有关。 淋巴结的密度及内部结构 文献报道,不规则环形强化伴中央低密度为鳞癌转移淋巴结的CT 特征性表现,如有原发肿瘤时此征象的特异性几乎为100 %。其病理基础为肿瘤转移至颈部淋巴结,瘤细胞首先侵犯皮质的边缘窦,然后向髓质浸润,导致淋巴回流受阻,随后髓质区开始出现坏死。CT 图像所见中心低密度区为肿瘤坏死、角蛋白、纤维组织、间质积液或水肿及存活的瘤细胞共同构成。 淋巴结的密度及内部结构 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血供丰富,且有甲状腺组织的吸碘特性,故强化明显,密度与正常甲状腺或甲状腺肿瘤相仿。腮腺恶性肿瘤转移淋巴结边缘常呈轻至中度环形强化,中央低密度, 由于腮腺的胚胎发育特点,腮腺内可有淋巴结,邻近的淋巴结内有时也可有腮腺组织,因此诊断时应与良性的腺淋巴瘤加以鉴别。 图1 鼻咽癌伴双侧咽后组淋巴结转。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大致均匀( ↑)  鼻咽癌伴双侧颈下深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右侧明显,形态规则,边缘清楚,中等度强化,密度大致均匀  图4  鼻咽癌伴双侧颈上、中深组、左侧颌下淋巴结转 移。转移淋巴结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中等度强化,内部密度较均匀 图5  下咽癌伴右侧颈上、中深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呈低密度区,侵犯右侧胸锁乳突肌   图6  喉癌伴双侧颈上深组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部分融合成团,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向内推压颈内静脉,淋巴结不均匀环状强化,内部可见不规则片状低密度区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标准 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10 mm ( Ⅱa 区为 11 mm) ; ②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 ③同一区域内3 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呈簇状聚集且最小 径≥8 mm; ④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 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 ; ⑤咽后淋巴结横断面最小径4mm , 如转移咽后淋巴结与原发灶任何一层面均无法区分者归为原发灶。 鉴别诊断 累及颈深淋巴链者包括肿瘤性和感染性病变。前者又有原发(如淋巴瘤)与继发(淋巴结转移)之分。颈深淋巴链是头颈部所有淋巴链的共同通路,故转移瘤常为来自头颈部的肿瘤。淋巴瘤,以非何杰金淋巴瘤多见。 鉴别诊断 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典型的CT表现为双侧性、多发淋巴结肿大,直径约3~10 cm,密度多均匀,仅非霍奇金淋巴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