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心理学.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预防青少年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 青少年人数占我国人口的四分之一,是我国事业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青少年犯罪出现长时间的高峰期,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都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心理 “青少年”年龄阶段的界定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 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的含义在理论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犯罪心理仅指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和有关的心理因素,即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时,其认识、感情和意志的活动规律,以及其性格、气质、能力、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有关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规律。广义的犯罪心理则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和完成有关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因素的总称;广义的犯罪心理不仅包括狭义的犯罪心理,而且还包括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前,预谋和准备犯罪过程的心理活动,以及犯罪以后逃避侦察、打击、处罚的心理活动;同时也包括犯罪人通过教育改造,悔过自新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行为规律。[1]概而言之,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能力、气质、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等。 返回 心理学家通常根据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提出了各种划分年龄阶段的标准。按照发展心理学中比较通用的划分标准,青少年时期是指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青年初期(14、15岁至17、18岁),和青春晚期(17、18岁至24、25岁)的统称;其中,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又合称为青春发育期(或简称为青春期)、未成年期等。 返回 疯狂性-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逞强好胜; 突发性-犯罪动机比较简单,较少有预谋; 连续性-能够产生物质享受的犯罪,存有侥幸心理; 偶合性-临时纠合,一哄而上的团伙性犯罪; 残忍性-受到某种影响或刺激的突发性犯罪,不计后果; 谎诞性-动机往往只是出于好胜,好玩而已; 逆反性-由于思想未成熟却渴望独立和自主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趋于“四化”性-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低龄化。 返回 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 受社会不良文化影响-低级、庸俗的文化腐蚀 受家庭不良教育影响-家庭教育的缺陷,过于溺爱、单亲家庭等 法制道德教育滞后-缺乏法律普及教育活动 自身素质不高抵御力差-青少年犯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能力较差,具有无知性和盲目性 返回 国家或社会应加强青少年保护,为青少年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物质条件。 在学校设立相关的法制课程,让青少年尽早接触法、懂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有犯罪倾向和轻微违反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应采取帮助、教育和挽救措施。 对于青少年犯应加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技术教育,使违法犯罪青年得以改邪归正。 重视家庭教育,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学校应加强思想品德、法制教育,让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犯罪心理是不可以有的,我们应该做好我们的本分,好好学习,要心无旁骛。作为周浦中学的学子,更要遵纪守法,做一名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 青 少 年 犹 如 这 迎 着 阳 光 的 向 日 葵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没有健康发展的青少年,国家就没有未来。 谢谢观赏!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讨论小组 制作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