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中医外治漫谈.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外治漫谈.ppt

整体效应研究: 牵拉肌肉, 提高痛阈,缓解疼痛 促进血液循环, 加快新陈代谢 调整免疫功能, 增强自身抵抗力 兴奋神经, 调整机体机能状态 …… 总之, 拔罐疗法作用机制复杂, 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众多的环节和物质。 作用机制 局部研究 局部形态学:角质层沿毛囊间隙拉裂,形成多条均匀、散在、龟裂样裂纹,每条裂纹都向深部组织延伸,同时有横向裂纹出现,并有红细胞附着在裂纹壁上。 局部血流量变化:拔火罐可使拔罐部位的皮肤血流量明显增加;拔罐后血流量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 局部温度变化:拔罐可以对皮肤的温度产生影响,其规律是升高幅度因时间不同而不同。 局部血氧状态变化:拔罐使局部组织处于高供氧低消耗状态,极其有利于新陈代谢的改善。 作用机制 注意事项 1.手法熟练,轻快稳准,罐具间距需适当 2.起罐:巧起罐,防皮损 3.留罐时间:一般5~15min,同部位隔日一次,因人而异 4.不能太频繁 刮痧:具有调气行气、活血化瘀、舒经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刮痧板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会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 经皮穴位电刺激 谢谢大家 * * Company name 典型病例---过敏性鼻炎 患者葛某,男,18岁,学生。喷嚏、流清涕、鼻塞反复发作10年,伴鼻痒,晨起为甚。检查鼻粘膜水肿、苍白,舌淡红苔偏黄厚,脉滑。中医诊断为:鼻鼽,肺虚邪恋型;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予以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肺俞、心俞、膈俞、大椎。同年三伏治疗时患者鼻塞也较前减轻;次年冬病夏治时,患者自诉过敏性鼻炎半年未发,再予穴位贴敷,巩固疗效。 中药药浴 药浴(泡澡)或泡脚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的煎液或浸液,直接用热水冲泡或使用中药蒸汽沐浴或浸泡全身、足部或熏洗患处的方法。药浴除本身的理化作用外,主要是使药物水溶液的有效成分经体表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发挥作用。 常用药物 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功效。《本经》:“主肠痔,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 《医学入门》:“治鼻皶皮,喉痹及痈疽发背乳痈脐疮。”现代研究认为,黄柏含小蘖碱,及黄柏酮、黄柏内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案例:夏季皮炎 红花:具特异香气,性温,味辛,味微苦。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作用。主治气血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也用于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 红花少量用纱布包煮开后可用于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足冷等。 有兴奋子宫作用。 玫瑰花:味甘苦、性温,具有理气活血、疏肝解郁的功效,是著名舒缓情绪中药,还有活血调经、美容除斑、降脂减肥等作用,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痈,镇静,抗抑郁。由花体制的芳香油,为高级香料。 灸 法 理论渊源 《灵枢?官能》:“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医学入门》:“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 必须灸之。” 孙思邈:“若针而不灸, 灸而不针, 皆非良医也; 针灸不药, 药不针灸, 尤非良医也。” …… 艾叶的功用 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温经止血、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回阳救逆的作用。 内服:治宫寒步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 外用:灸治百病,无论虚实寒热均可,尤其适于阳虚寒盛或风寒湿邪所致者。 作用与适应证 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对慢性虚弱性疾病和风、寒、湿邪为患的疾病尤为适宜。常用于痹症、虚寒性胃肠病、遗精、阳痿、月经病、婴儿腹泻、胎位不正、神经性皮炎、湿疹、胃下垂等,亦可用于防病保健。 典 型 病 例 (一) 典型病例(二) 施某某,女,58岁,2011年11月8日初诊。 患者反复颈肩背部疼痛20余年,加重半年。时有头晕,曾就诊多家医院被考虑为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因症状逐渐加重到我科住院治疗。查体:行走欠自如,需搀扶,颈椎C5-C7棘突旁压痛(+),旋颈试验(+),左天宗穴处压痛(+),左锁骨上窝内侧压痛(+),左肩胛骨内侧压痛(+),并可触及条索状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颈椎 MR示:颈椎退行性改变。 中医诊断:痹证(气虚血瘀型);西医诊断:颈肩背部肌筋膜炎 治则:益气温阳,活血散寒,通痹止痛 处方:膏肓俞、大椎、阿是穴 采用隔姜灸灸膏肓俞、大椎、阿是穴,每日一次。患者经一周治疗后即感颈肩背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即出院,继续隔姜灸加穴位贴敷,治疗1年后颈肩部疼痛及头晕症状均明显改善,次年伏天隔姜灸巩固治疗,现已痊愈。 存在问题 人们对灸法的要求发生改变,如效果良好的瘢痕灸是现代人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