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pdf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编 制 方 案 中研智业集团 东西部规划设计院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方案 目 录 一、研究背景 2 二、概念内涵 4 三、目的意义 6 四、评价依据 7 五、评价原则 8 六、范围内容 9 七、技术路线 13 八、评价报告 15 九、项目实施 16 附件1:公司简介 18 价值创新 行业引领 1 400-882-1600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方案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起源 承载力概念应用最初是被引进到区域系统的生态学研究中。随着 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等一系列原因加剧了对资源、环境 的压力,耕地日益减少、环境污染蔓延全球、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不 断恶化,层出不穷、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 度重视,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 等概念。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与人类认知以及人类对资源环境的适 应、利用、破坏、修复等过程紧密相连。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发 展到一个较热的阶段,相继提出了区域承载力、生态系统承载力等概 念。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早期研 究关注较多的是水土资源承载力。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 研究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土地、矿产、 能源、环保等各个领域。随着发展环境、生态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认 识层次的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不同的阶段产生了不同的概念与理 论,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内涵,但资源环境承载力始终围绕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这一核心,且是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基础前提。 资源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的 基础载体。与此同时,资源环境本身结构、状态的变化又严重制约着 经济的发展速度。将各类经济活动严格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承载 范围内,就必须首先确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范围及大小, 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环境来为区域的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服务。 价值创新 行业引领 2 400-882-1600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编制方案 (二)政策背景 2010年12月21 日,国务院印发了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 知》(国发[2010]46号),明确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的理念, 提出必须根据资源环境中的“短板”因素确定可承载的人口规模、经 济规模以及适宜的产业结构。 2015年4月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在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中明确提出,树立底 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2015年9月21 日,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发[2015]25号),在创新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方法中明确要求,规 划编制前应当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基 本依据。 2016年12月2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 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厅字[2016]51号,以下简称 《方案》)。《方 案》提出,开展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 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网格化适宜性评 价,为划定 “三区三线”奠定基础。 2017年3月24 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了《自然生态空间用途 管制办法 (试行)》(国土资发[2017]33号),明确要求市县级及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在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 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合理编制空间规划,作为生态空间 用途管制的依据。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