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部分 中国电视产业类型 第1章 数字有线付费电视 重点内容: “两万户瓶颈”形成的原因; 突破用户数量瓶颈的方法; 平台商的垄断地位对内容商的制约; 网络商和平台商的用户之争; 网络商垄断的危害; 第1节 基本概念和原理 什么是有线电视 有线电视:是通过同轴电缆传输电视信号的电视系统,属于技术定义。 一个区域的有线电视系统,往往需要一个大型公共天线接收信号,然后从天线接出一根同轴电缆,再分给千家万户。 什么是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在电视信号的采集、记录、处理、存储、播出、传输和接收过程中使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属于技术定义。 要明确的是,这里指的数字电视,不是指视频显示终端“电视机”;也不是指数字格式的“节目”,而是一整套“系统”。 使用这套系统制作的电视节目称为“数字电视节目”;播出数字电视信号的显示终端称为“数字电视机”。 数字电视的三种传输方式 有线传输:通过已有的有线网络进行传输,目前全国4亿电视用户,有限用户约为1亿,且多为城市观众; 地面传输:通过地面继站传输。有约3亿农村电视用户没有有线网络,都是靠地面传输。目前,备受关注的数字地面传输标准在经过3年的争论之后,终于在2008年元旦开始实施。主要用于公共频道的传输和汽车移动数字电视的传输; 卫星传输:通过电视卫星传输。覆盖面大,且成本低。 在三种传输方式中,卫星传输受政策约束较重;地面传输主要服务于公共频道和移动电视;所以,家庭固定电视用户仍以有线传输为主,目前数字电视的改造进程也主要是围绕有线网络开展,而争端最激烈的也就发生在有线领域。 什么是付费电视 付费电视:是指用户必须付出相应费用才能获得电视收看权的电视系统。属于管理定义。 付费电视分为两类:一般付费电视和额外付费电视 一般付费电视:每月付的收视费较低,约为10-20元,用于收看带有广告的公共电视节目。 定制付费电视:每月付费较高,用来专门订购高端和专门的电视节目,且没有广告干扰。比如央视的“中数传媒”推出的足球频道、时尚频道等,此外还有HBO、国家地理频道、探索频道等,都需要额外付费,而这些频道都没有广告。 概念辨析 有线电视不等于数字电视 ——“有线电视”是从信号传播方式下的定义。传统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都可以通过有线电缆传输,所以,有线电视不等于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还可以通过卫星、无线进行传播。 数字电视并不等同于付费电视 ——数字电视是从技术角度下的定义,是与过去的“模拟电视”相对而言的。付费电视是从管理角度下的定义。 目前在中国,因为在推广定制数字有线电视的同时推广付费管理模式,企图以数字化推动电视产业化的变革,因此非专业人士常将数字电视与付费电视混淆。 现在的众多公共频道也要转成数字电视,而他们是不收费的,但也叫“数字电视”。 传统模拟频道一直都是付费模式,也是付费电视。 有线电视不等同于付费电视 付费电视是从管理角度下的定义。卫星直播电视和无线电视也可以是付费收看。 我们国家的有线电视一开始就是需要付费的。 可以说,付费电视包含了有线电视。 所以,本节课论述的主角,全称应该叫“数字有线付费电视”。特指“数字电视信号通过有线电缆进行传输,并通过向用户收费进行管理的电视系统。” 在一般论述中,经常讲“有线”和“付费”去掉,简称为“数字电视”。 数字有线付费电视的优点 技术优点: 1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 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不易受外界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 3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 内容优点: 1 双向点播:借助双向网络,数字电视不但可以实现用户自点播节目、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信息; 2 自由定制:多种频道可供特定用户群体按照个人喜好自主定制,有目的收视; 3 无广告:定制付费数字电视不插播广告,用户从此告别广告干扰,可以安心收看节目。 4 提供多种数据增值业务:可以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更多网络信息。 第2节 中国有线电视发展和现状 1 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1964年至1974年,主要进行共用天线电视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准备。 1974年第一个共用天线电视系统,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的诞生。 第二阶段:1974年至1983年,随着开路电视节目的增多,共用天线出现在各个居民楼上或平房的屋顶上。 第三阶段:1983年至1990年,原广播电影电视部地方宣传局于1983年批准北京燕山石化1万多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建设。标志着中国有线电视正式开始进入民用。 第四阶段:1990-2005年。以1990年11月2日颁布的“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为标志,中国有线电视进行了高速、规范、法制的管理轨道。 第五阶段:2005年至今。2005年初,国家发改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