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导 论
第一节 关于“国学”定义的论争 / 001
一、“国学”之名的历史渊源
二、关于“国学”的不同理解
第二节 关于“国学”范畴内涵及外延的思考 / 008
一、“国学”与“四部之学”
二、“国学”与义理、辞章、考据及经济之学
三、“国学”与现代学科分类观念
四、“国学”与学术综合宏通观念
第三节 关于“国学”价值及意义的重估 / 019
一、倡行“国学”与传统文化学术典籍的整理
二、倡行“国学”与解答社会文化现实问题
三、倡行“国学”与提升日常生活幸福指数
四、倡行“国学”与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
五、倡行“国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
第四节 关于“国学研究”、“国学教育”实践与方法的探讨 / 030
一、关于“国学研究”实践与方法的探讨
二、关于“国学教育”实践与方法的认识
三、关于“国学研究”、“国学教育”之我见
第一章 近代以来的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
第一节 近代史上的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1840—1919 年) / 049
一、国学研究中坚力量“旧学”派及其书院教育
二、“西化”派对国学研究及教育的冲击
三、“体用”派的国学研究及影响
四、“民族主义”派的国学研究及影响
五、二十世纪初的“国粹学”派及其影响
第二节 现代史上的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五四”—1949 年) / 064
一、“整理国故运动”:科学方法研究国故,传承“求真”学术精神
二、“新儒学”为代表的国学研究及其影响
三、三大“国学教育”实体为代表的国学教育及影响
第三节 当代史上的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1949— ) / 081
一、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为代表的“大学国学教育”
二、政府的文化教育部门组织力量办“国学教育”
三、新闻传媒、文化出版机构为“国学教育”推波助澜
四、其他社会力量为“国学教育”积极创造各种条件
第二章 “国学教育家”与青少年培养
第一节 俞樾与青少年培养 / 101
一、俞樾的求学经历、国学研究及对青少年的启示
二、俞樾的国学教育活动及青少年培养
第二节 廖平与青少年培养 / 109
一、廖平的“经学”研究旨趣、路径转变及对青少年学习国学的启示
二、四川“尊经书院”教育理念及张之洞、王 闿运对青年廖平的影响
三、廖平的教育经历、国学教育思想及对青少年的培养
第三节 严复与青少年培养 / 118
一、严复的求学经历、教育理念及对青少年的影响
二、严复的青少年教育经历及思想表现
第四节 康有为与青少年培养 / 131
一、康有为的治学经历、国学研究及思想形成
二、康有为国学教育经历及青少年培养思想
第五节 梁启超与青少年培养 / 148
一、梁启超对青少年的国学教育实践
二、“趣味观”——
—梁启超国学教育、人生教育的核心思想
三、梁启超对当代青少年培养的启示
第六节 章太炎与青少年培养 / 162
一、章太炎的治学经历、国学研究及思想形成
二、章太炎的国学教育经历与青少年培养
三、章太炎的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