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体温降低对机体不良影响 外周血管收缩; 诱发心律失常; 心肌抑制; 诱发寒战并增加耗氧量; 改变血液粘稠度,加重脏器缺血; 影响凝血机制 讨论: 体温过低时患者会有哪些表现呢? 皮肤:白、紫、凉 呼吸心率减慢,血压降低 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异常体温 三、体温降低 处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每小时1次 保暖:新生儿置暖箱中 提高室温22~24℃。 热饮、输注温暖溶液 营养支持 维持循环稳定 降低氧耗,提高缺氧耐受性 减轻脑水肿和肺水肿 提高血氧含量 改善心功能 亚低温治疗 1.目的 * * 第四节 体温的监测 学 习 目 标 1 掌握体温正常值 2 掌握发热的热型和处理要点 3 掌握体温过低的护理 4 熟悉测温的部位和方法 5 了解测温计的种类 复习相关知识 (一)体温的形成 体温:指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调节,维持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 产热 散热 营养物质 (糖、脂肪、蛋白质) 氧化分解 释放能量 产热 1.产热 增加产热因素 故:热主要是由于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 肌运动产生。 (二)产热与散热 复习相关知识 a.交感N兴奋→代谢率上升 b.甲状腺激素→代谢率上升 c.骨骼肌运动: 寒冷环境中→寒战→产热 体温升高 故:散热器官是皮肤、呼吸、排泄 2.散热 1)辐射:在低温环境中的主要散热方式 2)传导: 4)蒸发:在环境温度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的主要散 热方式。 (二)产热与散热 复习相关知识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3)对流: 第一节 体温监测的方法 一、测量方法 ③可弃式体温计:化学指示点,以最后变蓝色点 1.体温计的种类 电子体温计 或弃式体温计 ①水银体温计:腋表、口表、肛表 ②电子体温计:电子感温探头 一、测温方法 体表温度:指人体的外周组织的温度 足 手 躯干 27 30 32 头 肝 脑 33 38 38 中心温度:指机体内部的温度,较稳定。 舌下热窝 闭口,勿咬 方法: 时间:3min 二、测量部位 ①口温 注意: 1)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口腔疾患、口鼻手术、呼 吸困难者不宜测口温 2)如有进食、冷热敷,间隔30’再测 3)咬破体温表:清除玻璃碎屑,口服蛋清、牛奶,摄 入 粗纤维食物 先擦干腋窝,再放体温计水银端置腋窝 屈臂过胸夹紧 ②腋温 方法: 时间:7-10min 注意: 1)腋窝疾患、出汗较多、肩关节受伤、过度消瘦 不宜测腋温 2)如洗澡、腋部做冷热敷,间隔30’再测 二、测量部位 是最常用的测量方法 ③肛温 方法: 时间:3min 适用:小儿、昏迷。 润滑,将肛表水银端插入3~4cm,手 扶。 注意: 1)新生儿、直肠肛门疾患、手术、腹泻、心肌 梗塞病人不宜测肛温 2)坐浴,灌肠后间隔30min。 二、测量部位 鼻咽或深部鼻腔 常用;随血温变化迅速;受呼吸气流温度影响;可损伤鼻粘膜 食管 探头在食管下1/3时靠近心房,随血温变化迅速,尤适应于CPB时 鼓膜 靠近体温调节中枢,反映中心温度最准确 皮肤 各部位温差大,求平均数;反映外周灌注 二、测量部位 /jrsy/ /jrsy/by/ /jrsy/wh/ /jrsy/yf/ /jrsy/zd/ /jrsy/zl/ /jrsy/zz/ /kfal/ /kydt/ /lylx/ /qt/ /qt/azb/ /qt/fl/ /qt/lb/ /qt/md/ /qt/rtr/ /qt/rxg/ /rdxw /szqpz/ /szqpz/by/ /szqpz/wh/ /szqpz/yf/ /szqpz/zd/ /szqpz/zl/ /szqpz/zz/ /yydt/ /zjfc/ /zljs/ 三 注意事项 (1)集体测温前后清点数目 (2)根据病情选择测温部位 (3)排除影响因素 (4)为婴幼儿、危重病人测温时护士应守护 (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应监测或测另一部 位作对照 (6)不慎咬破体温表要妥善处理 /wtrl/ /zy/ /yc/ /yl/ /shqh/ /gwy/ 第二节 体温监测的临床意义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F=℃×9/5+32 ℃=(°F-32)×5/9 部位 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 口温 37.0℃(98.6 °F ) (36.3~37.2,97.3~99.0 °F ) 肛温 37.5℃(99.5 °F ) 腋温 36.7℃(97.7 °F ) (36.5~3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