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什么是生命体征 ? 为什么? 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是通过外在的症状和体征来反映出来的,如感染→ 发热,心脏疾病→P增快或减慢,呼吸系统疾病会引起R的变化,休克、高血压疾病会引起BP的变化,T、P、R、BP均是衡量机体状况的标准,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应,称其为生命体征。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 2.识别生命体征的异常变化 3.按规程进行生命体征的观察 4.正确记录生命体征的观察资料 5.为高热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6.正确管理体温计和血压计 7.有效运用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temperature)是指身体的温度,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 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较高且较稳定。 体表温度:指人体皮肤温度,可随环境温度和衣服厚薄而发生轻微变化,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体温是有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 三大物质 氧化 能量 50%转化为热能;50%储存(ATP)→机体利用→转化为热能。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机体的总产热量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基础代谢是产热的基础,基础代谢高,产热量就多。 2、散热过程:主要散热部位:皮肤—70%,肺—29%,排泄—1%。散热方式:辐射 传导 对流 蒸发 辐射:是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传到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的物体表面的散热方法。 对流:是通过因密度不同而循环着的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传热方式。 传导:是经过直接接触使热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或在物体内由分子传递,使热由较热的部位传至较冷的部位。 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 二种形式: 不感蒸发:低温环境中,虽没有汗液分泌,但皮肤和呼吸道都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称不感蒸发。人体每天不感蒸发量为400-600ml,婴幼儿较成人多,因此更易引起脱水。 可感蒸发(出汗):是可意识到的有明显的汗液分泌。 安静时,环境温度30。C→发汗 湿度大,环境温度25。C→发汗 劳动或运动时,环境温度20。C以下→发汗 (1)散热调节(下丘脑前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a 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过辐射散热; b 增加出汗与加速呼吸; c 降低细胞代谢作用; d 减少肌肉活动。 (2)产热调节(下丘脑后部): 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可通过下列机制调节 a 使末梢血管收缩,减少由辐射散热; b 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活动,减少排汗; c 提高组织的代谢率,通过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的激素分泌活动的改变来调节机体的代谢率; d 发生寒战,通过机体神经改变骨骼肌的活动,寒战产热; (四)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部位 平均温度 口腔 37℃ 直肠 37.5℃ 腋窝 36.5℃ 个体温度可较正常的平均值增减0.3-0.6℃ ,均属正常范围。 生理变化: 1、昼夜: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最高,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 。 2、年龄:幼儿体温较高,每增加10岁,体温下降0.5℃ 。 3、性别:女性比男性体温高0.3℃ ,女性在排卵后至月经期前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与孕激素的分泌有关 4、环境:环境温度高时,体温相对偏高。 5、运动:活动时,体温偏高。因此,测量体温时病人应安静,小儿防哭闹。 6、饮食:重要是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可使体温升高0.3℃左右。因此一般在进食后半小时测量。 7、情绪:激动→交感神经兴奋性↑→儿茶酚胺分泌↑→体温↑。 二、体温评估 1、定义: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 2、病因:(1)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病毒,占发热的90%。 (2)非感染性发热:吸收热、变态反应、中枢热。 发生机理 体温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有一个调定点,即规定数值为37℃ ,如果体温偏离此规定值,则由反馈系统将偏差信息输送到控制系统,然后通过受控系统的调整来维持体温的恒定。 由于病原体侵入人体内,致中性粒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使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失衡,产热过程加强而散热过程减弱,体温↑,维持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收心早会专题.pptx VIP
- 专题03平方差公式的四种考法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纪检监察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湖北]2025年湖北长江航运总医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ppt课件.pptx VIP
- 140404 爱森(如东)化工有限公司12万吨聚丙烯酰胺、12万吨丙烯酰胺、36000吨黄原酸盐和5000吨MFZ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全本公示.doc
- 古代诗人名人高适人物介绍PPT.pptx VIP
- 口算天天练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黄冈小状元.pdf VIP
- 2025蛇年企业开门红启动会PPT模板.pptx VIP
- 药膳讲座四季总论.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