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VIP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vital signs)是体温(T)、脉搏(P)、呼吸(R)和血压(BP)的总称。 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 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body temperature) 也称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 中枢神经的温度。 皮肤温度 也称体表温度(shell temperature),受环 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一) 体温的形成 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 解而产生。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 产热过程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 安静时—内脏(肝脏) 运动或活动时—骨骼肌 产生热量的主要因素有:食物氧化、骨骼 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体温升高等。 2、散热过程 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 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 呼吸、排尿、排粪也散发部分热量。 辐射: 热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 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一种方式。 安静状态下气温较低环境中约60%的热量是以此方式散热。 传导: 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 的一种散热方式。量取决于所接触物体的 导热性能。 对流(convection) 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一种 散热方式,。对流散热量受气体或液体流动 速度的影响。 蒸发: 水分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 一种散热方式。 不感蒸发 无论环境温度高低,从皮肤和呼吸道 渗出的水分一直持续的被蒸发掉。 可感蒸发 当环境温度超过30℃以上时,汗腺便 分泌汗液。 外界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时在蒸发是唯一的散热方式。 (三)体温调节 主要是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 调节两种方式。 自主性体温调节: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机体受内外环 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 外周温度感受器: 游离的神经末梢,分布于皮肤、粘膜和内脏中。 中枢温度感受器: 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 神经元称为中枢温度感受器 。 体温调节中枢: 控制身体产热与散热过程的主要中心,控 制并维持人体一天体温的变化在一个正常 的范围内,位于下丘脑。 下丘脑前部: 散热中枢 ①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表面的血流量,使热量经辐射方式散失。 ②增加出汗和加速呼吸,通过水分子蒸发达到散热目的。 ③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 ④减少肌肉活动,防止产热过多。 下丘脑后部: 产热中枢 ①血管收缩,减少辐射散热。 ② 减少出汗,通过交感神经直接抑制汗腺活动。 ③提高组织代谢率,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增加组织的氧化 率。 ④寒战,骨骼肌收缩产热增加。 (四)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正常体温 一般维持在37℃左右,变化的范围很小,不超过0.5~1.0℃。 可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来表示。 ℉= ℃×9/5+32 ℃=( ℉ -32)×5/9 37 ℃=98.6 ℉ 2、生理变动 ①昼夜差异: 清晨2~6时最低,午后2~8时最高 。 ②年龄差异: 幼高老低 ③性别差异: 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并且女性的 基础体温排卵后上升。 ④肌肉活动: ⑤药物影响: 麻醉药物降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 ⑥压力: 生理或心理的压力,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 加,体温升高。 此外,情绪激动、紧张、进食、环境温度的 变化等都会对体温有影响。 二、体温评估 (一)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又称发热。 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 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型的体温升高。 腋温超过37℃或口温超37.5℃,一昼夜体温波 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 感染性发热: 多见,主要由病原体外因性致热源进入体内所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 包括无菌性坏死性物质的吸收所致、变态反应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引起的中枢性发热等。 1

文档评论(0)

celkhn0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