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麦克林托克与玉米转座子
Barbara McClintock and Transposon
Xhc
人物生平
190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
1923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学士学位
1927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植物学博士学位
1927~1931年- 担任康奈尔大学植物学讲师
人物生平
1936~1941年- 任职于密苏里大学
1939年- 当选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
1941年- 受邀至美国冷泉港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人物生平
1944年- 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1945年- 当选「美国遗传学会」首位女主席
1951年- 在冷泉港学术研究会上,首次发表有关转座理论的研究
人物生平
1983年- 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1992年- 于冷泉港去世,享年90。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转座子(transposon)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一个转座子 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称为转座。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我们常见的玉米都是黄色的籽粒。然而,野生的玉米还有其它种颜色。美国中部和南部玉米的起源地,有着玉米的原始类型,其籽粒有蓝色的、咖啡色的 或紫红色的。籽粒颜色取决于玉米胚乳上糊粉层的色素。胚乳是幼苗发育的营养来源,它由两个卵核与一个精核受精而成。所以,玉米的胚乳是三倍体。糊粉层上色 素的合成受玉米基因的控制。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有时,我们能发现,在同一穗棒上有不同颜色的籽粒,常见的有紫红色籽粒镶嵌于其中,这一现象可用孟德尔遗传定律来解释。然而, 有一种现象却令人迷惑不解:这就是在同一个籽粒上有时会出现斑斑点点,或者是无色背景上嵌有色素点,或者是有色背景上呈现出无色区域,这是怎么回事呢?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在研究生期间,麦克林托克曾给细胞学家兰道夫 (Lowell F・ Randolph)担任助教。麦克林托克经过努力,她鉴定出玉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不同形态特征。根据染色体的长度,她把最长的一条命名为1号染色体,最短 的一条命名为10号染色体。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她发现玉米籽粒(或叶片)颜色的有无是受一些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例 如控制色素形成的基因C。有C基因存在,籽粒(或叶片)有色,没有C基因,则表现无色。但是,在C基因附近,有一个Ds基因(称为解离因子)又控制了C基 因的表达或表现。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当Ds基因存在时,C基因也不能使籽粒表现有色,即色素不能合成,所以仍然表现无色。Ds基因如果离开C基因,即从原来位置上断裂或脱 落,C基因又重新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然而,Ds基因能否发生作用,也就是说能否从染色体上解离,又受到第三个基因Ac(称为激活因子)的支配。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Ac 基因存在时,Ds基因从染色体上解离,从而解除了它对C基因的抑制,C基因得以表达,籽粒表现有色。Ac不存在时,Ds不解离,C基因受到抑制,不能表 达,籽粒表现无色。这就是麦克林托克发现的“Ds Ac调控系统”。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在这一系统中,Ds基因与C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相邻位置,Ac基因与Ds基因却相距很远,甚至不在同一染色体上,但是它却对Ds基因起激活作用。 Ds基因解离之后,可以移动位置,它可以离开C基因到达别的地方,也可以重新整合在C基因附近,也就是说它可以“跳动”。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基因在染色体上能移动位置,也就是说能“转座”,能“跳动”,在当时遗传学家们那里简直是闻所未闻。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基因在染色体上是固定不变 的,它们有一定的位置、距离和顺序,它们只可以通过交换重组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通过突变改变自己的相对性质;但是,要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 位置,甚至“跳”到别的染色体上,那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想过的。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尽管不被理解,但麦克林托克却不改初衷,坚持她的试验结果。不久她又发现了被称为Spm的另一转座突变调节体系。由于与传统的遗传学观念背道而驰,这 使她限于孤立无助的境地。经受了她一生中相当长时间的孤寂和苦闷,朋友和同事大都和她渐渐疏远,她只好离群索居,几乎成了孤家寡人。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当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和莫诺提出操纵子模型对麦克林托克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她认为乳糖操纵子模型与她的DsAc 系统实在是太相似了,但人们仍然无视麦克林托克的转座因子,仍然把她和她的理论视为另类和异端。
玉米转座子的发现
1963年泰勒发现噬菌体Mu能随机地插入细菌染色体基因组内;
1966年,贝克威 斯等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可以整合在染色体上、也可游离于染色体外的F因子(性因子);
60年代末,科学家们在大肠杆菌中发现存在所谓的“插入序列” (IS);后又在沙门氏菌中发现了基因的流动性(转座子)和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