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太阴病脉证并治.ppt
原文分析 本条论述太阴寒湿发黄及其治疗原则。 伤寒,发汗太过——可致脾阳受损,运化失健,寒湿内生,或素有寒湿,汗不如法,金匮云:“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以致寒湿中阻,进而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胆汁外溢而发黄。 * 寒湿发黄——其黄色晦暗,不若湿热发黄之黄色鲜明如橘子色。 其治无方,但却提出了“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的治疗原则,温中散寒,除湿退黄,自在不言之中。后世多用茵陈术附汤、茵陈五苓散治之。 * 成因: 证候: 病机: 治法: 方药: 治禁: 伤寒过汗,脾阳受损,寒湿内生 素有寒湿,汗不如法,寒湿内停 影响肝胆疏泄功能 胆汁外溢而发黄。 黄色晦暗,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便溏,苔白腻,脉沉缓。 寒湿中阻,脾阳不振,肝胆疏泄失职。 温中散寒,除湿退黄 茵陈术附汤、茵陈五苓散 不可攻下 * 【原文】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第四节 太阴病预后 原文分析 本条论述太阴中风的主证与欲愈候。 太阴中风——脾阳素虚之人,复感外邪。当此之时,抗邪无力,又因脾主四肢,全身症状不甚明显,仅在其所主而见疼痛。 以脉判断预后——此处阴阳是指浮取沉取。浮取而微,说明邪气渐轻;沉取涩而转长,意味着正气渐复。邪轻正复,其病当愈。 *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论太阴阳复自愈候。 【原文】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 ●论太阴转属阳明候。 * 伤寒 阳虚不甚 脉浮 脾虚不足 脉缓 脾阳尚能四布 手足自温 系在太阴 脾阳虚衰,寒湿郁滞 小便不利—湿邪郁滞——发黄 小便自利—湿有出路——不发黄 至七八日 正 气 渐 复 暴烦 脾阳奋起,正邪剧争 下利日十余行 邪气自去 脾阳得振 邪气得祛 腐秽当去 利必自止 大便硬 阳复太过 邪从燥化 转属阳明 肝胆失于疏泄 * 系在太阴——系,关涉,联系。即病属太阴。 小便自利——知脾阳尚能转输津液。 暴烦——暴然发烦。突然出现剧烈的发烦,似是病情加重,实是脾阳回复的吉兆。阳主烦、阴主躁,在三阴的阴寒症中,凡是只烦不躁的,都是阳进阴退之兆,没有死证。 脾家实——此处“实”字非指邪实,乃脾阳恢复的意思。与“胃家实”为胃肠邪实的概念不同。脾家实,腐秽当去,是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非病情恶化。 原文分析 * 必自止——提示切勿给予固涩止利之法以治之;此种下利乃脾阳振奋,逐邪外出,假道于阳明大肠以排出邪气,即脏病还腑,腐秽去,则利自止;若不下利反大便秘结者,乃太阴阳复太过,由湿化燥,由寒变热,由虚转实,由阴出阳,形成阳明腑实证,此时治疗当与承气汤类以治之,但宜宗280条,宜减之。 大便硬——是阳明实证的特征之一,所以,太阴病转变为阳明病的主要标志是“大便硬”。 * 手足自温是太阴病的辨证要点: 病在三阳,周身及手足均热;少阴、厥阴大多手足厥冷。太阴病较之少阴,阳虚不甚,脾阳尚能布于四肢,故又不见四肢厥冷而见手足温和。当感受外邪之后,脾阳不足,抗邪无力,故不见发热。 小便与发黄的关系: 太阴脾阳不足,每致运化失职,寒湿内生,则有可能影响肝胆疏泄功能而致发黄。若小便自利者,则湿有出路,可不发黄。强调了湿邪在发黄证形成中的重要性。 * 太阴病之预后和转归,与阳气直接相关。 阳气恢复,则向愈;阳复太过,又可转入阳明而由虚变实,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太阴病 寒湿中阻,波及肝胆-发黄证 脾阳来复,正胜邪去-脾家实 阳复太过,燥化成实-阳明病 暴烦下 利日十 余行, 必自止 * 太阴病欲解时 【原文】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75) 【释义与导读】 1、太阴为至阴,其气旺于亥、子、丑时。六经病欲解之时,皆在本经经气旺盛之时。 2、反映了天人相应的思想。 * 太阴病小结 1.性质:脾虚寒证,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2.成因:太阴自病—脾阳素虚,外受风寒,内伤生冷 他经转属—三阳病,误治失治,脾伤湿聚 3.脉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时腹自痛, 手足温,舌淡苔白腻,脉缓弱。 4.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治法:温中健脾,祛寒燥湿 6.方药:宜四逆辈(理中,四逆) 7.治禁:禁苦寒攻下,慎用阴柔之品。 * 8.太阴兼变证 ①太阴兼表——可发汗,宜桂枝汤或桂枝人参汤 ②太阴腹痛——腹满时痛:桂枝加芍药汤; 大实痛:桂枝加大黄汤 ③太阴发黄——于寒湿中求之 9.预后及转归 太阴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明胶药用空心胶囊铬检测方法指导原则.ppt
- 课件:手腕式蓝牙耳机方案.ppt
- 课件:莫尼茨绦虫病.ppt
- 课件:手功能康复修改.ppt
- 课件:耐药结核病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ppt
- 课件:手骨折处理原则.ppt
- 课件:兽药GS表格填写.ppt
- 课件:兽医外科及产科学.ppt
- 课件:南京涛如雪橱柜南美出口定单包装标签说明.ppt
- 课件:脑部血管动静脉解剖与临床.ppt
- 2024-2030年中国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docx
- 课时22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高效课件)-高二化学学习高效学与练(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2024-2030年中国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产业发展趋势及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产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前景预测研究报告.docx
- 校友报告会策划方案(精选多汇总).pdf
- 2024-2025学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牛津沪教版(三起)(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2030年中国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产业需求趋势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docx
- 中建临建工程施工方案完整版.pdf
- 2024-2030年中国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产业经营动态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docx
- 2024-2030年中国聚合物多元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