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油菜菌核病毒病.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油菜菌核病毒病.ppt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四、发病条件 3 传毒蚜虫 菜缢管蚜是传毒的主要介体,其次为桃蚜,在冬季其比例约为8:2; 起传毒作用的主要是有翅蚜,无翅蚜的的传毒作用较小; 蚜虫有两个迁飞高峰期:第一次为油菜子叶期至开盘期,从早秋寄主或夏季寄主传入,第二次为角果发生期,主要由油菜田迁向越夏寄主。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四、发病条件 4 播种期 早播病重(主要是冬前生育期加长,传播的机会增加); 5 气象条件 油菜的感病期是子叶期至四片真叶期,因此油菜前期的气象条件对病毒病的影响最大。表现主要在两方面:一为影响蚜虫的迁飞,二为影响病毒的潜育期。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四、发病条件 菜缢管蚜和桃蚜的迁飞在气温15-20,RH70%以下时为宜,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蚜虫的繁殖;晴天有微风最适于蚜虫的迁飞;低温、降雨、大风等蚜虫停止迁飞。 温度对潜育期的影响:气温20 ℃,潜育期7-10天,13 ℃ 10-20天,3 ℃ 需50天。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四、发病条件 我省在正常播期范围内,油菜自出苗至四片真叶期约需1个月左右,这段时期内气温、雨量和相对湿度与花叶病的流行密切相关。 苗期月均气温在16-19 ℃(14 ℃)、月降雨量35mm以下(60mm以上),RH77% (80%),蚜虫大发生,花叶病潜育期短,苗期病重,成株期可能流行(病轻)。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四、发病条件 6 土壤及苗期管理 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多、潮湿、苗期勤施肥、勤灌水,病毒病轻。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五、防治 1 选用丰产抗病品种 秦油2号、湘油15号、湘杂油1号等。在种植抗病品种的时,应注意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 2 适期播种和移栽 在长江流域,甘蓝型油菜9月/中下旬播种,白菜型油菜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苗龄以40-45天为宜。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五、防治 3 加强栽培管理 良好的栽培管理有助于油菜的抗病力。 ⑴ 苗床应选择在背风向阳、远离毒源的地方,如水稻田、沟边等; ⑵ 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及时灌水抗旱; ⑶ 结合间苗,剔除病苗、弱苗,移栽后至冬至前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拨除。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五、防治 4 防治蚜虫 这是防治油菜病毒病的关键措施。首先在油菜出土前在苗床周围治蚜,苗出土后,从二叶期开始治蚜。 银灰色薄膜避蚜。 药剂治蚜:10%吡虫啉10-20克/亩+2.5%敌杀死20-30毫升。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 油菜病害 油菜病害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油菜菌核病 一、症状 从苗期——成熟期都可发生,以开花期后发病最盛; 叶、茎、荚都可被害,以茎部受害的损失最大。 苗期:茎基部和叶柄产生红褐色斑点,后变白色、湿腐,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可引起幼苗死亡。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一、症状 成株期 花瓣——在盛花期,病菌先侵染花瓣,形成水渍状斑,易脱落。 叶——脱落的花瓣掉在油菜植株的老叶上叶片上,在与相对应的地方,产生近圆形、水渍状的青褐色病斑,天气多雨时,病斑穿孔,最后全叶腐烂,并产生白色绒毛状物和菌核。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一、症状 茎杆——初呈淡褐色的长椭圆形病斑,后变灰白色,很快可使茎杆成段变白色,组织腐烂中空,甚至碎裂散出丝状纤维,病部内外长有白色绒毛状物,并最后形成黑色鼠粪状物(菌核),病部以上枝条变黄枯死。 角果——症状类似,籽粒腐烂瘦瘪。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一、症状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二、病原 由真菌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引起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何可佳 油菜病害 * 二、病原 生物学特性 菌核形成T: 10-25℃ 30℃ /———▲———/ 5℃ 菌核形成T: 10-25℃ 30℃ /———▲———/ 5℃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