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icu院内感染预防.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icu院内感染预防.ppt

ICU医疗垃圾管理 损伤性废物:是指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包括医用针、解剖刀、手术刀、玻璃试管等。 药物性废物:是指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包括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等。    ICU医疗垃圾管理   化学性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化学物品,如废弃的化学试剂、化学消毒剂、汞血压计、汞温度计等。 所以废弃物应按医院ICU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ICU常见的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UTI 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MDROS 什么是V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 是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国外报道VAP发病率为9%~70%,病死率可高达50%~69%。国内据文献报道,VAP发生率在18%~60%,病死率高达30%~50% VAP的护理 做好口腔护理,每日至少两次。根据口腔PH值选择漱口液 预防误吸,床头抬高30~45度,控制管喂的速度和管喂的量 严格遵从手卫生规范 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无菌吸痰,声门下吸引 VAP的护理 控制气囊压力25~30CMH2O,预防口咽分泌物的吸入 防止呼吸管路冷凝水的逆流,及时倾倒 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每日评估插管的必要性,尽早撤离呼吸机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保证穿刺点及敷料的清洁干燥 定期更换或发现污染时立即更换敷料,更换敷料 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 告知患者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 水中。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适时冲管及更换输液管路 严格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 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及时拔除导管。必要时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 每天评估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导管不宜常规更换,不应当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UTI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UTI: 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R-UTI-UTI 评估留置尿管的必要性 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 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引流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流 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至少两次尿道口护理 发现尿路感染时,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每日评估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管 多重耐药菌感染问题MDROS 多重耐药菌(MDRO): 主要 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MDROS的预防及处理 根据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尽可能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 MDROS的预防及处理 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者。 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 科室根据检验报告悬挂接触隔离标识。 根据细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准确给药时间、准确给药剂量、准确给药途径,以确保准确的血药浓度。 MDROS的预防及处理 认真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停用或换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