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天伏寒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辨治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黄永生 2009.05 伏 邪 溯 源 清代刘吉人《伏邪新书》:“感六淫而即发病者, 轻者谓之伤, 重者谓之中. 感六淫而不即病, 过后方发者, 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 病情隐伏, 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 正气内伤, 邪气内陷, 暂时假愈, 后仍作者, 亦谓之曰伏邪。有已治愈, 而未能除尽病根, 遗邪内伏, 后又复发, 亦谓之曰伏邪”. 伏 邪 溯 源 《羊毛瘟论》:“夫天地之气,万物之源也;伏邪之气,疾病之源也”。 任继学教授在《伏邪探微》中指出:“伏邪即隐藏于人体正虚之处之邪”。 伏 邪 溯 源 伏邪: 外感所致 内伤杂病所致 遗有父母先天之因 先天伏寒的病因 任继学教授将本证的病因概括为: “男女媾精,阳气不足,寒伏于内”; 也是先天伏寒病因的一种假说。 亦即《灵枢·天年篇》所言: “母为基,父为楯”之理。 其本质是脾肾阳虚、寒伏于内。 先天伏寒广泛存在于临床,在近20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顽固性足凉或手足凉,进一步详细询问病史,可知该症一直伴随其从无显性疾病至器质性疾病发生的各个阶段,且在不同年龄段有伴随该症的相应特征性临床表现。经反复实践发现,对这类患者的治疗,必须以解决手足凉特别是足凉为首要任务,足凉不除,病必不愈,足凉一解,诸症向愈。 从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在门诊随诊调查病人2925例,具有先天伏寒特点者773例,占总病人数的26.43%,其中男患251例,女患522例,女患多于男患.最大年龄84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为45.11±23.26岁.其中符合冠心病诊断者167例,占该类病人的21.6%.以上统计数字表明,该类患者在门诊病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只有认清先天伏寒的病因本质,才能施以正确的治疗方法。 先天伏寒的临床表现 通过调查统计,冠心病先天伏寒证的患者除见有胸痛或憋 闷外,突出表现为顽固性足凉或手足凉: 主症:足凉或手足凉、疲乏、善太息、口干、心烦。(共性) 胸痛或憋闷 (个性) 次症:畏寒,恶冷喜热食,气短,背痛, 胃痛或胀,腰膝酸软等症。 舌脉:舌淡隐青有齿痕,脉沉弱或沉弦细弱。 先天伏寒的临床病史 通过病史询问,这类患者具有共同的症状演变规律: 女患者从月经来潮(14岁左右)即有痛经,足凉或手足凉,男患者从二八(即16岁左右)出现足凉或手足凉,少腹疼痛或遗尿。至35岁(女)或40岁(男)左右,即出现胃疼、胃胀、纳呆、恶冷食,或泛酸、嗳气。至49岁(女)或64岁(男)左右即出现心痛症状。 先天伏寒的病理特点 寒邪先身而成,存于肾之虚处,在后天环境和社会等因素影响下,表现出动态的发病规律,虚寒之伏邪,病性属阴邪,以阻碍阳气,抑遏气机为特征性改变,并引发伏痰、伏瘀、气滞等后天伏邪逐渐产生,形成同一疾病共性的不同个性。此漫长的演变过程,即病人从亚健康发展到疾病的过程,但其先天伏寒之共性不变。 先天伏寒的证侯特征 先天伏寒于肾,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临床表现为“阳(气)虚气滞、寒热错杂”证. 有以下两种临床表象。 其一是口干、心烦等假热之象,其机理在于痼冷沉寒,凝聚于下,寒甚迫阳,阳浮于上,阳不归阴所致,即离在坎上,少火变成了壮火,“壮火食气”的表现,李东垣所说的“阴火上冲”在此表现的最为贴切。 先天伏寒的证侯特征 其二是胸胁胀痛,善太息的肝郁气滞表现。结合动态时空理论,冠心病的发生率与患者性格、经济状况、社会因素及文化教育有密切的关系。精神刺激及高度精神紧张可诱发心绞痛。这说明肝气郁滞,气机不利是本病发生的另一个特征。 先天伏寒的临床干预 在治疗上,以 “治病必求于本”为原则, 立“益气温阳,理气和胃,辛开苦降”之法, 拟方: 仙茅10g,仙灵脾15g,巴戟天10g,黄芪30g, 白术15g,砂 仁10g,清 夏10g,当归15g, 知母10g,黄 柏10g,枳 壳10g,青皮10g等。 仙灵脾、巴戟天、仙茅—— 补脾肾之阳,肾阳充则五脏之阳得生; 黄芪、白术——补益中气; 砂仁、清夏——醒脾开胃,宣通胸膈,有辛开之效; 当归、知母、黄柏——苦寒而降,引阳归阴, 为反佐; 枳壳、青皮——理气行滞而止痛; 全方阴阳合治,寒热共调,使阴阳调和而其痛自止。正如《金匮要略》所言: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先天伏寒的临床干预 本方以温补脾肾之阳为首要任务 同时以补益中气协助脾肾阳虚的恢复。 应用辛开苦降之法,引阳归阴,亦即反佐法,使壮火回归少火,离寄坎下,恢复少火生气的生理状态。 疏肝理气法要贯彻治疗的始终,正如李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