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渗透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 反渗透脱盐的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下,用一张易透水而难透盐的半透膜将淡水和盐水隔开〔如图(a)〕,淡水即透过半透膜向盐水方向移动,随着右室盐水侧液位升高,产生一定的压力,阻止左室淡水向盐水侧移动,最后达到平衡,如图(b)所示。此时的平衡压力称为溶液的渗透压,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现象。若在右室盐水侧施加一个超过渗透压的外压〔如图(c)〕,右室盐溶液中的水便透过半透膜向左室淡水中移动,使淡水从盐水中分离出来,此现象与渗透现象相反,称反渗透现象。 由此可知,反渗透脱盐的依据是①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即有选择地让水透过而不允许盐透过;②盐水室的外加压力大于盐水室与淡水室的渗透压力,提供了水从盐水室向淡水室移动的推动力。一些溶液的典型渗透压力见下表。 反渗透现象图解 (a)渗透;(b)渗透平衡;(c)反渗透 化合物 浓度/(mg/L) 渗透压/kPa 化合物 浓度/(mg/L) 渗透压/kPa NaCl 35000 2742.2 CaCl2 1000 57.19 NaCl 1000 78.55 蔗糖 1000 7.23 NaHCO3 1000 88.2 葡萄糖 1000 13.78 Na2SO4 1000 41.34 海水 32000 2400 MgSO4 1000 24.80 苦咸水 2~5000 105~280 MgCl2 1000 66.83 上述用于隔离淡水与盐水的半透膜称为反渗透膜。反渗透膜多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目前,用于火电厂的反渗透膜多为芳香聚酰胺复合材料制成。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技术是利用压力差为动力的膜分离过滤技术,其孔径小至纳米级(1纳米=10-9米 ),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源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开来。 反渗膜的工作原理图如下: 二、反渗透膜的主要特性 1 膜分离的方向性和分离特性 实用性反渗透膜均为非对称膜,有表层和支撑层,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选择性。所谓方向性就是将膜表面置于高压盐水中进行脱盐,压力升高膜的透水量、脱盐率也增高;而将膜的支撑层置于高压盐水中,压力升高脱盐率几乎为0,透水量却大大增加。由于膜具有这种方向性,应用时不能反向使用。 反渗透对水中离子和有机物的分离特性不尽相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有机物比无机物容易分离。 (2)电解质比非电解质容易分离。高电荷的电解质更容易分离,其去除率顺序一般如下: Al3+ Fe3+ Ca2+ Na+ PO43- SO42-Cl- 对于非电解质,分子越大越容易去除。 (3)无机离子的去除率与离子水合状态中的水合物及水合离子半径有关。水合离子半径越大,越容易被除去,去除率顺序如下: Mg2+、Ca2+ Li+ Na+ K+;F- Cl- Br-NO3- (4)对极性有机物的分离规律: 醛醇胺酸,叔胺仲胺伯胺,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醋酸; (5)对异构体: 叔(tert-) 异(iso-) 仲(sec-) 原(pri-) (6)有机物的钠盐分离性能好,而苯酚和苯酚的衍生物则显示了负分离。极性或非极性、离解或非离解的有机溶质的水溶液,当它们进行膜分离时,溶质、溶剂和膜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些作用包括静电力、氢键结合力、疏水性和电子转移四种类型。 (7)一般溶质对膜的物理性质或传递性质影响都不大,只有酚或某些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会使醋酸纤维素在水溶液中膨胀,这些组分的存在,一般会使膜的水通量下降,有时还会下降的很多。 (8)硝酸盐、高氯酸盐、氰化物、硫代氰酸盐的脱除效果不如氯化物好,铵盐的脱除效果不如钠盐。 (9)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50的大多数组分,不管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能很好脱除。 此外,反渗透膜对芳香烃、环烷烃、烷烃及氯化钠等的分离顺序是不同的。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定场景自动驾驶,快速上行赛道值得关注_2022-05-自动驾驶.pdf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日积月累、课文背诵训练.docx VIP
- 插花与花艺设计(花道——插花技艺养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docx
- AP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中英结合).pdf VIP
- 重力二阶效应分析PDelta分析.pdf VIP
- AP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梳理(中英结合).pdf VIP
- 2022年托福历年真题题目汇编(含答案).pdf
- 北京-EU5-产品使用说明书-EU5-BJ7000C5D3-BEV-北汽新能源EU5车型用户手册V3.pdf
- 液氯(氯气)和氯乙烯生产企业以及过氧化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指南.docx VIP
- 《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2017修订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