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心理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 精神病学(第8版) (1)重点评估家庭结构及功能特征 (2)规划治疗目标与任务 (3)治疗的实施 1. 一般治疗程序 四、家庭治疗及系统式治疗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 精神病学(第8版) (1)循环提问 (2)差异性提问 (3)前馈提问 2.系统家庭治疗的言语性干预技术 3.系统家庭治疗的非言语性干预技术 (1)家庭作业 1)反常或悖论干预 2)单双日作业 3)记红账 四、家庭治疗及系统式治疗 (4)假设提问 (5)积极赋义 (6)去诊断 4)角色互换练习 5)做未来规划 (2)艺术性技术 (三)注意事项 精神病学(第8版) 1. 治疗师须同时处理多重人际关系。保持中立位置或多边结盟很重要。部分干预技术有强大的扰动作用,应在治疗关系良好的基础上使用,否则易于激起阻抗,甚至导致治疗关系中断。 2. 家庭治疗适应证广泛,无绝对禁忌证。在重性精神病发作期、偏执性人格障碍、性虐待等疾病患者中,不首选家庭治疗。 四、家庭治疗及系统式治疗 (一)概念与基本原则 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指心理治疗人员在医疗情境中,在伦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性规范的指导下,与患者积极互动而形成支持性、帮助性工作关系。 精神病学(第8版) 五、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 (二)良好治疗关系的临床价值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既合乎道德伦理要求及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期待,又有事半功倍之效,可避免医患关系问题或医源性损害的发生,使临床工作产生适当的安慰剂效应,对医患双方皆有利。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精神病学(第8版) 心理治疗人员要以平等、理性、坦诚的态度,设身处地理解患者,建立治疗联盟,避免形成利用性、操纵性的治疗关系。 1. 进入治疗师的角色 支持、保护 治 疗 师 的 位 置 来访者的类型 客观 疏远 慈母 教练 专家 求助者 观光者 消费者 不太投入 真心 挑剔 五、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 (三)操作方法及程序 精神病学(第8版) (1)见面,互致问候 (2)提起话题 (3)空间安排与设施 2.开场技术 3.实施治疗 (1)接纳与反映 (2)构架 (3)倾听 4.结束治疗 简要回顾治疗过程,评估疗效,强化治疗效果,帮助患者与治疗人员完成心理分离,鼓励患者适应社会。 五、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 (4)引导 (5)安慰和承诺 (6)暗示 (四)注意事项 精神病学(第8版) 1. 使用支持、保证技术时,要尊重患者自主性,注意自我保护,承诺须适当,不做出过分肯定、不留余地的担保与许诺。 2. 在鼓励患者尝试积极行为时,避免根据治疗人员自己的价值观代替患者做出人生重大决定。对于具有攻击行为、妄想观念等症状的患者,要慎用鼓励的技术。 3. 关系技术适应于各类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无绝对禁忌证。 五、支持性心理治疗与关系技巧 (一)概述 暗示(suggestion)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情感和思想影响的现象。暗示疗法( suggestive therapy)是有意运用暗示现象获得疗效的治疗方法。催眠术(hypnotism)是持续地对患者进行暗示,以诱导催眠状态(hypnosis),或称恍惚状态(trance state),以达到催眠治疗目的的技术。 催眠是心理治疗的基础技术,可以单独使用,以达到镇静、降低焦虑水平、镇痛的目的,也可以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 精神病学(第8版) 六、暗示-催眠技术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 精神病学(第8版) 1. 前期准备 评估暗示性及合作意向。 2. 直接暗示 (1)建立关系 (2)注意集中 (3)使用合适的语音模式 3. 催眠诱导 4. 判断催眠程度 5. 治疗阶段 催眠后暗示;促进催眠后遗忘;返回清醒状态,重新定向。 六、暗示-催眠技术 (三)注意事项 精神病学(第8版) 1. 直接暗示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 系统的催眠治疗可用于许多精神障碍及躯体疾病。 3. 催眠治疗的禁忌证 ①早期精神病、边缘型人格障碍、中重度抑郁;急性期精神病;偏执性人格障碍。对抑郁障碍患者有可能加重病情,包括自杀倾向。②分离性障碍患者及表演性人格障碍者慎用。 4. 治疗师必须接受过规范、系统的催眠技术培训,并在督导师指导下治疗过患者。 5. 注意处理副作用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失代偿、头痛、激越等副反应。 6. 不是对于器质性疾病的对因治疗方法。对儿童要慎用。在患者暗示性极低、医患关系不良情况下,不宜使用。 7. 避免被滥用;不推荐采用集体形式的催眠治疗。 六、暗示-催眠技术 (一)概述 解释是促进重建自我认识(restructuring self-perception)的技术之一,适用于: (1)增加患者对自身人格发展、当前临床病理问题及其处理策略的认识,改变功能不良的信念、态度和思维方式。 (2)健康教育,指导康复

文档评论(0)

kboo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