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ppt
迟发性运动障碍 平均年发生率为3-4%,可高达24%,在慢性病为主的医院可高达30%-40% 平均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2年后发病 影响因素:药物种类,剂量,疗程,年龄(老年人、儿童和青年人更易发生),人种(黑人白人;非洲最高,欧洲次之,亚洲最低),伴发疾病(情感障碍、脑器质性疾病),个人敏感性等 急性EPS与以后TD的发生成正相关 EPS及TD的发生率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EPS发生率为50%-70% 新一代药物EPS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但是对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已引起关注 TD平均年发生率为3-4%,可高达24%,在慢性病为主的医院可高达30%-40%,平均于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2年后发病 TD的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办法,一旦出现应认真处理 TD的治疗 停药 停药4-5年后还可见到TD继续改善,其改善程度与服药时间、年龄、性别、合并脑器质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是否可停药又要决定于病情 停用抗胆碱能药物,如安坦 TD的治疗 换用新型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许多临床报道表明,氯氮平还具有治疗TD 的作用,其机制尚不清楚 思瑞康等 中药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 柴胡桃仁汤对迟发性运动障碍的治疗 能有效缓解患者TD症状 用柴胡疏肝解郁;龟板滋阴清热生津,濡养筋脉;桃仁活血行血;疏通经络;胆星清热化痰通络。 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双通汤在减轻体重的增加、通经、通便等方面都取得了可重复性的疗效 以大黄蔗虫丸和当归芦荟丸为基础,进行加减组成 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自拟通达汤系列方治疗女性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的闭经泌乳症状 通达汤系列1号方(基础方):三棱、香附、川牛膝、鸡血藤; 2号方:1号方加苍术、石菖蒲、炒白术; 3号方:1号方加八月札、绿萼梅、 玫瑰花; 4号方:1号方加枸杞子、山茱萸。 本方在活血化瘀调经的前提下,再根据辨证分型,配以清化湿热,豁痰消脂,理气逐瘀和相应的方药,标本同治,正本清源,故能取效 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自拟控涎汤治疗服用氯氮平所致流涎 本方重用白术为君,白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效,崇土以利制水,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甘淡之茯苓为臣,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使湿有去路,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术、苓相须,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再臣以辛温之桂枝,温化痰饮,切合《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并以芡实为佐,芡实性味甘、涩、平,归脾、肾经,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之功,脾肾两脏相互协同,共同主司水液代谢的协调平衡。 中药对药物副作用的治疗 单味大黄治疗因抗精神药物所致便秘 治疗效果优于其它的通便药物 中医是待开垦的土壤 加拿大卑诗省注册中医针灸师工会主席杨光芳医师中指出,未来可将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在本地推广,提供西方精神药物之外的多种治疗的选择。 中医是待开垦的土壤 传统中医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其实有相当的成效,只是一般民众对中医仍然一知半解 西方医学比较起来,中医疗法是身心合一的,并蕴含哲学理论,而且较为“天然性”,而不像西方药学较为“机械性”,因此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上,中医反而更能有利于大众 中医是待开垦的土壤 当前对一些重性精神障碍单纯中医药治疗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对一些神经症之类的精神障碍给辨证论治确实收到了较为肯定的疗效 总结 中医对精神疾病治疗有效 目前仍没有特效中药 精神疾病的治疗应坚持中西医结合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任重道远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 * * 精神疾病的中医治疗 现代医学所说的精神疾病、神经症以及部分心身疾病也就是中医所论的神志疾病。“神志”即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及情感活动,是属于人的大脑的特殊机能活动范畴。 但在祖国医学中认为“心藏神”、“肾藏志”等,而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个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即所谓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当各种原因引起人体脏腑功能、阴阳气血失调,人体就会发病。若引起以人的神(精神意识等)或志(情感)异常表现为主症的一类病症即为神志病。 《黄帝内经》中的“癫狂篇”是我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第一篇论述精神病的专篇。 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