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的目的:以人为本
魏楠
(北京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100124)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取向多偏向社会本位,强调教育的功利和效益,导致学习者缺
乏自主能动性、工具化的倾向。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和自由建构的活动,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要以人为本,注重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使人认识自己、关切自己、成为自己,最终获得灵
魂的转向。
关键词:教育目的;人的完善;以人为本
最近网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大家广泛的讨论,一个叫林爻的家长,在孩子上
学前,用6年时间力图把女儿培养成“她自己”,告诉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
自尊大。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学校里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文具、穿同样的
校服等等整齐划一的规定,几乎快要摧垮这位家长已经坚持了6年的教育观。现
在这位家长无比担忧:6年后将收获怎样一个孩子?其实,这种事件在当前绝不
是个案。在我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教育多以分数为导向,导致了孩子
缺少了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符合社会化标准的程
度,而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发展中的人。本文主要是以前面的事件引发
对教育目的思考,即教育目的要以人为本。
一、对我国教育目的的认知
(一)关于教育目的的定义与普遍价值取向
在众多考虑教育目的的维度中,教育的社会本位和教育的个人本位两个维度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目前关于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一定的社
会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要素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状况决定的。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我们目前比较重
作者简介:魏楠(1989.),女,河北唐山人,北京工业大学高教所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291
教育部掌习科掌教掌指导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置全田大掌掌习科掌研究会第十一次掌术年会·论文集
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取向,而“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当前的教育目的中似
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对于我国建国后教育目的的分析
建国后,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首次明确提出: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指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
力、体质等方面的发展”。到1993年《中国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提法是“培养德、
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建国后我国的教育目的的演变来看,培养“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
接班人”、“公民”等,是我国教育目的对培养什么样的受教育者的定位的几种典
型表述。瞳1从上面几种典型的表述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目的虽然在演变中逐渐
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方向演变,但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目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本
位取向,这种取向受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及科举考试制度影响。这些教育
目的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导致受教育者的工具化。
(三)受教育者工具化的表现
总体来说,虽然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不断地演变,我国目前的教育还是一种偏
智型的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教育由此变成了
一种适应性的教育,在其中,我们很难看到对人的整体精神培养的迫切性。瞄1
当前,以分数和升学为导向,就导致学生全面发展的不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
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被忽视。学生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缺少个性化的关怀。学
生接受教育就是为了个人的谋生和为未来是生活做准,学生逐渐被工具化。
二、什么是面向人的教育
(一)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文科学是指人的社会存在作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为目的的学科。教育的最基本主体就是人,因此教育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王
坤庆教授认为,“对于教育目的的确定,唯一需要把握的教育精神乃是教育是专
门培养人的事业,它唯一的出发点是人的发展,它的最高鹄的职能是人的完善。”
H1教育目的在本质上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必须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
教育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就是培养人,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社会
292
本位取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抗心绞痛药物的致心绞痛作用.pdf
- 农村留守老人社区照料模式构建及可行性研究.pdf
- 高速公路匝道设计一般原则和技术标准.pdf
- 博弈论视角下的社会诚信问题研究.pdf
- 博弈论视角下的中国传统诚信观研究——兼论对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pdf
- 诚信机制的博弈论分析.pdf
- 浅谈洁净手术室的管理与维护.pdf
- 化工热力学课后习题第4章解答.pdf
- 大学教学与批判性思维培养.pdf
- 浅谈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与措施.pdf
-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力与运动第三节 力的平衡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docx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docx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声现象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docx
-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考点突破【精练】第一单元史前时期_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pptx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docx
- 2025年壹石通分析报告:深耕粉体材料,SOFC蓝海启航.pdf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第1节 认识运动说课稿(新版)教科版.docx
-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第一节 力说课稿 (新版)沪科版[001].docx
- 消费者心理学练习测试题附答案.docx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1 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 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新版)北师大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