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尤其是传媒手段等的突飞猛进,早已使学校德育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高墙夷为平地,使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都有一种对现时代学校德育无所适从的感叹与反思。德育社会学提供了一个直接面对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互关系的新视角。社会环境(专指学校外德育环境)带有许多显著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普遍性与开放性。学校德育是系统和受控的,在一定时间、空间中展开,因而是狭小和有限的。而社会环境则是个体道德成长的“空气”和“水”,从时间上看,它覆盖了个体生命的全部历程,因而影响个体一生道德的社会化;从空间上看,社会环境包围着学校,并且渗透于受控制的学校德育,使个体尤其是儿童的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全方位的影响之中。二是文化性与隐蔽性。校园文化之外的社会文化,即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社区、大众传媒和家庭影响,对个体道德成长的影响是隐蔽的、渗透的,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特点。三是互动性和创造性。社会环境对个体道德成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影响时空及作用方式,而且塑造了一定阶段和一定国土之上的道德,决定了学校个体的内在道德需求和一定社会个体道德社会化的方向。如果说德育的主要矛盾是道德施教者同受德育者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则是社会文化所推动的。
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成为社会公害;一些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也给中小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与此同时,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传播,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中小学生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面临一系列新课题。
《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以及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要精心组织夏令营、冬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之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未成年人。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中小学生的原则,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善于开发地方德育资源,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学生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一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重视课程资源的建设问题,这对于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针对了现行中小学德育存在的种种弊端,让中小学德育从僵化的、刻板的、一统的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回归生活,贴近实际,通过德育课程的地方资源开发,探索出提高中小学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途径。
本课题的研究也是对传统德育脱离中小学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脱离中小学学生主体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背叛,针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不良状况,开发既具有生活气息又真正让学生参与的富有地方资源的德育课程,促进中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物业极端天气应急预案.docx VIP
- 2025高考数学常考必考题型清单-北京卷-正文 .pdf VIP
- 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整合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氯化工艺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招聘公益一类事业编4人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 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含答案).docx VIP
- 统编版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新高考题型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广东佛山市南海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招聘公益一类事业编制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外墙岩棉板保温施工方案真石漆施工方案.docx
- 电竞主题酒店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