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解读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13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3年7月10日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
一、制定《办法》的必要性
一是我国于1994年10月加入了《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第170号公约)。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对所有化学品按其固有的安全和卫生方面的危险特性,进行评价分类,确定其危害性。二是参照欧盟《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法规》(REACH)等法规,对我国境内生产或进口化学品的成分进行鉴定、分类,以便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提高我国化学工业的竞争力,以及研发无毒无害化合物的创新能力,增加化学品使用透明度,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根据《条例》规定,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实行目录管理制度,但是大量未列入目录管理的化学品因缺少对其危害性的了解和相应措施没有跟上,导致事故多发。如2011年1月6日,安徽省宿州市皖北药业有限公司实验车间发生三光气泄漏事故,造成75名职工住院接受治疗和观察,其中使用呼吸机进行治疗的重症病人17人(包括危重病人5人、特危重病人1 人),死亡1人 。因此,根据《条例》第一百条规定,对新出现和遇到的未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需要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危险性鉴定和分类,以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和杜绝事故隐患。
二、《办法》的制定过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前期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于2012年12月起草完成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分别通过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3年3月,又在青岛组织召开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会,听取部分地方安全监管局、鉴定机构、相关协会、企业意见。根据收集到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办法(草案)》,并提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予以审议。2013年6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本《办法》。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办法》共4章23条,包括总则、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法律责任和附则。《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鉴定与分类的定义、安全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的职责,以及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分类和仲裁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并对联合鉴定和系列鉴定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危险特性尚未确定化学品的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根据《办法》规定,安全监管总局将公告免予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的化学品目录,列入该目录的化学品由于其危险性已经被人类掌握,故可以免于进行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另外,以科学研究或者产品开发为目的、年产量或者使用量未超过1吨的化学品也免于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
(二)鉴定内容
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16类物理危险种类进行鉴定所需要测试的参数或指标;二是与物理危险性分类相关的理化特性、化学稳定性及反应性等参数或指标,见下表。
?表:物理危险性鉴定的内容
类别
序号
危险种类
参数或指标
物理危险性相关参数与指标
1
爆炸物
撞击敏感度、摩擦敏感度、在封闭条件下加热的效应等
2
易燃气体
燃烧极限
3
气溶胶
点火距离、燃烧热等
4
氧化性气体
气体氧化性
5
加压气体
气体压力
6
易燃液体
闪点(闭杯)、初沸点
7
易燃固体
燃烧速率
8
自反应物质
自加速分解温度、在封闭条件下加热的效应等
9
发火液体
发火性
10
发火固体
发火性
11
自热物质
自热性
1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遇水反应释放易燃气体速率
13
氧化性液体
液体氧化性
14
氧化性固体
固体氧化性
15
有机过氧化物
传导爆炸性、在封闭条件下加热的效应等
16
金属腐蚀物
对金属的腐蚀性
其他
17
与物理危险性分类相关的其他指标
蒸气压、熔点、沸点、状态、自燃温度等理化特性、化学稳定性及反应性等
?(三)化学品物理危险性的分类
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是GHS制度(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协调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企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管理的基础。因此,对本单位生产或进口的化学品进行分类是化学品单位的基本责任。
由于GHS分类非常复杂,不同化学品单位对化学品的分类将会千差万别,为保证分类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办法》规定,化学品单位应当根据鉴定报告以及其他物理危险性数据资料,编制物理危险性分类报告;登记中心应当对分类报告进行综合性评估,并在30个工作日内向化学品单位出具审核意见。
(四)鉴定与分类工作的技术支撑机构
借鉴《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管理规定》(总局令第12号)、卫生部《毒性鉴定规范》建立专家库的做法,同时考虑到化学品物理危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企业经营模拟实验报告(采购经理).doc
- 企业经营模拟实验报告(采购经理).doc
-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存储管理——动态分区分配算法的模拟》.doc
- 基于目标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docx
- 人教新起点英语三年级上册复习题.pdf
- 三年级科学卷面分析.docx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 牛顿第二定律高考题型归纳.doc
- 课程设计数字跑表设计.doc
- 三种成本决定你的一生.docx
- CM13抗干扰辅助噬菌体使用手册.pdf
- Enterprise Objects Framework 开发人员指南.pdf
- SMC 6.2 (MSP) Configu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Guide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Pioneer DEH-X8500BH X7500HD X8500BS X7500S车载CD播放器使用手册.pdf
- EVERLIGHT SMD LED with Reflector 97-22UYC S530-XX S2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Leica CM1520 冷冻切片机使用说明书.pdf
- DMII™ PRO 软件手册说明书.pdf
- EXPRESSCLUSTER X for Windows SAP NetWeaver配置示例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AliveCor 6L ECG Monitor – Operating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AOS-CX 10.08网络分析引擎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