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谈高中数学的情境导入
摘 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开始的几分钟是非常重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以实物展示、图画、影视等形象的手段,构造一些形象生动的具体对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求知欲,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探究状态。教师应重视新课导入的优化设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给出几个具体的实例。
关键词:高中数学 情境导入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c)-0213-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开始的几分钟是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的导入环节,教师要抓住重点,吸引住学生,这样,不但教师可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的讲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进入最佳状态。反之,教师传统教学,学生学起来也枯燥乏味,最终教学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应重视新课导入的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应讲授从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这些数学结论的发现过程。数学这一学科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数学知识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新教材更加突出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在课堂导入时,用适当的时间讲解本章节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什么问题有关系,学会以后又能应用于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下面,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给出几个具体的实例。
1 在讲解“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李咏主持的“幸运52”趣味引入,作价格竞猜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模拟央视“幸运52”栏目“猜商品价格”这一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学生在游戏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用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了解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大致框架,获得了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情境导入环节为整堂数学课起了先导的作用,内容针对性很强。
2 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的三视图内容时,我们可以有这样几种设计
2.1 播放庐山不同角度的影片与苏东坡的一首诗《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多美的山,多美的诗!)
(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激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都有什么感觉?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得到不同的效果。
师:答得很好。不免一些同学会疑惑,今天数学课老师怎么在念古诗?其实,这不是首简单的古诗,其中隐含着数学知识。寓意我们用何种角度去观察物体,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在我让全班学生来朗诵这首诗时,很多学生在笑,数学课怎么上语文了?觉得这节课是个谜,也正是这个谜提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跨越学科界限,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中的“美”。
2.2 让同学们做一个小实验
(观察实物、利用小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实验示意图(粉笔盒、杯子、乒乓球先用布盖好。)
师:老师需要三位同学帮忙,哪位同学乐意?
(让三位学生分别在各自的位置站好后,老师掀开盖布。)
师(问甲同学):请告诉同学们,你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什么?
甲同学:粉笔盒、乒乓球。
师:乙同学呢?你又看到什么?
乙同学:粉笔盒、水杯。
师(对丙同学):你来说说,桌子上摆着什么东西?
丙同学:粉笔盒、杯子、乒乓球。
师:为什么这三位同学说的都不一样,哪位同学说错了?请同学们想一想。
(让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本组同学相互交流,如果实在想象不出来的,也可以上讲台来观察。)
(三位同学们都没有说错,只因为他们站的位置不同,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的结果不同。)
师:(请同学们看图片,分别是从不同方向拍的教学楼照片),请同学们想一想,图片的效果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讨论结束,请学生回答,老师分别在黑板上记录。)
师: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实验和实物的模型,同学们有什么体会?
生: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效果不一样。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那么,是不是同一物体,我们从不同方向看效果都是不一样吗?(不一定,比如球体。)
师: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效果图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