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个人所得税6项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员工申报表
(首次申报)
部门: 员工姓名: 身份证号码:
婚姻信息
□单身 □已婚
第一部分: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配偶信息
姓名:
工作所在城市:
工作单位:
子女人数
□暂无(子女信息表无需填写) □一个 □两个 □三个或以上
子女信息
子女一
姓名: 出生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
□暂无入学
子女二
姓名: 出生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
□暂无入学
子女三
姓名: 出生日期:
目前阶段
□幼儿期(三岁以下) □学前教育阶段(三岁至小学入学) □学历教育(小学至博士研究生教育) □已参加工作
初次入学日期(幼儿园):
□暂无入学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由本人与配偶分别按标准50%扣除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学前教育包括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可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或经父母约定,也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第二部分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学历继续教育
本人当前学历
□研究生 □大学本科 □其他:
目前是否正接受学历继续教育
□是 □否,暂无计划 □否,但近一年内有计划
学历继续教育起止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职业资格
目前是否正参加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是 □否,暂无计划 □否,但近一年内有计划
拟确定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名称
拟取得年份:
1、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2、个人接受同一学历教育事项,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该项教育支出可以由其父母按照子女教育支出扣除,也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但不得同时扣除。
第三部分: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或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项申报
目前常住地
□成都 □其他城市
房产情况
□首套自购住房 □多套自购住房 □未购房,租赁他人住房
首套自购住房情况
住房贷款还贷中 无住房贷款或贷款已还清
个税专项扣除分配方式
□由本人按标准100%扣除
□由本人与配偶分别按标准50%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项
1、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纳税人不得扣除。纳税人只能享受一套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2、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3、纳税人应当留存住房贷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
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项
1、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一)承租的住房位于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二)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扣除标准为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三)承租的住房位于其他城市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扣除标准为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2、主要工作城市是指纳税人任职受雇所在城市,无任职受雇单位的,为其经常居住城市。城市范围包括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地区、州、盟)全部行政区域范围。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支出。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