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公司一次应采购多少齿轮零件? (2)公司每年采购几次? (3)公司每间隔多少天订货一次? 七、经济生产批量模型(EPL) Imax 数量 时间 批量Q 生产率p 需求率d 库存量 Tp 0 * 五、零件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 三种移动方式: (一)顺序移动方式 (二)平行移动方式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一)顺序移动方式 一批零件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毕后才整批地转移到下 道工序继续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是整批地移动。 t4 t1 t1 t1 t1 t2 t2 t2 t2 t3 t3 t3 t3 工序 M1 M2 M3 M4 t4 t4 t4 时间 Tp n?t1 n?t4 n?t3 n?t2 Tp = n?t1 + n?t2 + n?t3 + n?t4 Tp = n?? t i m i=1 (二)平行移动方式 每个零件在前道工序加工完毕后,立即转移到后道 工序去继续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1 件1 件地移动。 工序 M1 M2 M3 M4 时间 t1 t1 t1 t1 t2 t2 t2 t2 t3 t3 t3 t3 t4 t4 t4 t4 t1 t2 t3 t4 (n-1)? t3 To 故:To = ? t i + (n-1) ? tL m i=1 To = t1 + t2 + t3 + t4 +(n-1) ? t3 (三)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下,零件搬运次数少,设备连续加 工,利 用率高,但加工周期长;平行移动方式下,加工周期短, 但 零件搬运频繁,设备间歇性加工,不便利用。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要求每道 工序的设备连续加工,又要求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地加工。 (1)当ti ti+1 时,按平行移动方式移动; (2)当ti ? ti+1 时,以i工序最后一个零件的完工时间为基 准,往前推移(n-1)? ti+1 作为零件在(i+1)工序的开始加工时间。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工序 M1 M2 M3 M4 时间 t1 t1 t1 t1 t2 t2 t2 t2 t3 t3 t3 t3 t4 t4 t4 t4 Top Top = n?? t i - (n-1) ? ? min( tj, tj+1 ) m-1 j=1 i=1 m 例:某企业生产某种传动轴,其工艺流程经过6道工序,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依次为:t1=8min, t2=4min, t3=10min, t4=6min, t5=12min, t6=10min,生产批量为200件,试问:零件在工序之间采用何种移动方式时,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最短? Tp = n?? t i m i=1 解: =200×(8+4+10+6+12+10) =10000min To = ? t i + (n-1) ? tL m i=1 =50+(200-1) ×12=2438min Top = n?? t i - (n-1) ? ? min( tj, tj+1 ) m-1 j=1 i=1 m =10000- (200-1) ×(4+4+6+6+10)=4030min 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 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 平行移动 平行顺序移动 优缺点 (1)管理简单,设备不停歇,可充分负荷。 (2)加工周期长。 (1)周期最短, (2)设备有停歇,利用率低。 (3)运输频繁,管理复杂。 两者结合, 扬长避短 组织管理复杂 选择策略 小而轻;单件小批;加工时间短,调整时间长;工艺专业化。 大且重;大量大批;加工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对象专业化。 小而轻;大量大批;加工时间长,调整时间短;对象专业化。 CH1作业: 已知:某零件生产批量为100件,其工艺流程经过5道工序的加工,各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依次为: t1=10min, t2=4min, t3=8min, t4=12min, t5=6min, 分别求在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下,这批零件的加工周期。 四、 装配线平衡的方法 (一)试凑法 对于工艺过程比较简单,装配关系不复杂的装配线,可以直观判断,组合工作地。 (二)穆迪-扬法(Moodie-Young) (1) 试凑组合工作地。要求:每个工作地的时间尽可能接近节拍但不要大于节拍。 (2)调整。方法是:在不违反工序优先顺序的前提下,将Temax中的某个工序调整到与Tem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