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何异同点? 同: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弊端;都在政治、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过程脱离了苏联实际;结果都失败了。 异:赫’改革侧重农业,勃’改革侧重重工业,戈’侧重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前两者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而后者未见成效转向政治改革;前两次失败是因为未改变原有体制,对斯大林体制进行修修补补,但后者冒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 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这说明了什么?十月革命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列宁、斯大林等人作出过什么探索?我们应该从他们的探索极其后来的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呢? 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改革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也影响国家对粮食和原料的需要。 经济改革的背景 1913年~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思考? 从上面的数据能得出什么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危害? 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日益显露 苏联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勃列日涅夫 1906年-1982年,曾任苏联党、政、军最高领导人。 苏联在他统治下成为与美国不相上下的超级大国。他1968年派军队侵略捷克斯洛伐克。1976年5月,他成为苏联元帅。1977年至1982年他去世前,任最高苏维埃主席。他在1977年,由于阿富汗新政府取消了亲苏联的政策,他发动了侵略阿富汗的战争。 他曾经被中国毛泽东政府斥责为“苏联修正主义叛徒集团”的首脑。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军备上赶上美国 东方 1 号 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接见永载史册的征服宇宙空间英雄尤里.加加林 赫’生平最“得意”之作: 在联合国大会演讲席上,当着全世界代表脱下大皮鞋,用手一边大力敲打演讲台,一边大吐“口水”(口沫横飞)——十张纸巾都不够!!! (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⑴片面发展重工业; ⑵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⑶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主要特征 弊端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复习: 为什么要改革 内 外 斯大林模式弊端明显的暴露 两极对峙、美苏争霸,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农、轻工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 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计划经济,忽视市场调节、忽视经济客观规律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第2讲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逝世后,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最终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改革如此艰难? 我们中国的改革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1953-1964) 1.背景: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改革的? 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2.内容(侧重农业): 农业: 工业: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①给企业部分权利 ②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物质利益原则”) 1.背景: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2.内容: 1.背景: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3.评价: (1)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2)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1985) 1.内容 3.成效与问题: (1)重工业迅速发展,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2)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1975年以后,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2.重点: 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目的: 提示:比较点:目的、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