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课件(1).ppt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改革课件(1).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8年广东高考)30题(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什么?二战后苏联进行了哪几次经济体制改革?这些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什么?(5分) 答:①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二战后苏联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50年代的赫鲁晓夫改革、 60-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③共同的局限性:未从根本上认识苏联的国情,改革未坚持实事求是。 例1(09广东)22.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⑴背景: ⑵内容: ①农业: ②工业: ③商业: ④分配: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⑴背景 ⑵内容 ⑶评价 积极 ①保证军事斗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 局限 ①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 ②违背经济规律,无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超出战时需要限度,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2、新经济政策(1921—1927) ⑴背景: 经济、政治危机(主要) 多年战争、自然灾害、战时失误 目的: ⑵内容: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2、新经济政策(1921—1929) ⑴背景: ⑵内容: ⑶评价 实践 ①经济: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政治: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政权。 理论: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三、“斯大林模式”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含义: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2009高考海南单科)(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三、“斯大林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1、背景 2、过程 3、表现(特点): ①实行单一公有制 ②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 ④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 ⑷评价: 有过突出成就 ①形成比较齐全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③开创的新现代化模式被多国借鉴。 存在严重弊端,最终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 超越苏联生产力水平,存在四大问题: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提高缓慢; ③伤农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8、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 伊万说:“那就煮!” 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 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材料1 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的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仅1979年入侵阿富汗,每年就要花掉几十亿卢布,还使得苏联的国际形象大大受损。 材料2 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了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 材料3 苏联社科院一次关于苏共性质的调查: 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4%;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 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占11%; 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干部和机关人员的占85% 材料4 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5位下降至居世界第18位。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 1.背景: 政治: 经

文档评论(0)

喵咪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