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解表发汗方的辨证选用.ppt
思考案例一: 易某,女,35岁,2002年5月9日初诊。5年前生下女儿后不久,后背心处时常疼痛,伴局部恶寒。曾先后多次四处求医,收效不大。前两日搬东西后疼痛加重,同时项部恶风。患者面黄食少,自幼大便偏软,一日2次,平素月经量少,曾3次人工流产。舌质淡红,舌苔白略厚,脉弱。 思考案例二: 成某某,女,50岁。头晕目眩,心下满闷,泛恶,气短,善太息,背部寒冷,夏日酷暑亦不能离毛背心,病已七年之久,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曾用许多中西药物治疗,均无效果。诊见:精神尚好,体质肥胖,面色晦暗,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苔灰白而腻,脘腹平软,按之无痛,两下肢按之微陷不起,脉沉缓无力。 思考案例三: 倪某,女,42岁。 主诉:心悸近两月,发热20余日。 现病史:患者近来经常感冒,扁桃腺发炎,心悸。上月经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悸炎,住院治疗,当时心悸,气急,乏力,体温38.2℃。经用多种抗菌素静脉点滴20余日,仍发热不退,心力衰竭已两次报病危。后某医给服生脉散加清热解毒剂,体温不降,心悸加重。 目前患者卧床欲寐,无神懒言,语音低微,心悸甚,气急,眩晕,面浮足肿,汗出,体温38℃,不思饮食。脉细微而结,舌淡苔薄白。 问题: 1、三则医案的主症各是什么? 2、如何从症状推导出医案的病机? 3、三则医案各当属哪条原文所述病证? 4、你所诊断的病证还应当与哪些相似病证相鉴别?如何来鉴别?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 * 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 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身振振摇),脉沉紧 病机:脾虚水停 治法:温通中阳,健脾利水 方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茯苓+白术——健脾利水化湿——脾(局部) 茯苓+桂枝——通阳利水化饮——全身 9)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9)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主症:发汗后恶寒仍在或加重,可伴脚挛急、腹痛、脉微细或脉沉等症 病机:发汗后阴阳两虚 治法:扶阳益阴 方药:芍药甘草附子汤 10)茯苓四逆汤证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10)茯苓四逆汤证 主症:烦躁,可伴恶寒、肢厥、下利、脉沉微等 病机:阳虚阴损,心神不宁 治法:回阳益阴,宁心安神 方药:茯苓四逆汤 四逆汤加人参、茯苓 生附子、干姜、甘草——回阳救逆 人参、茯苓(神)——大补元气,宁心安神 11)误汗后的虚实辨证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芒硝半升 甘草二两,炙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煮两沸,顿服。 11)误汗后的虚实辨证 发汗不当: 1)恶寒加重,表阳虚 ——里阳虚(少阴证) ——温阳补虚,如四逆汤; 2)病邪化热 ——里实热(阳明证) ——清里泻热,如调胃承气汤 三、五苓散证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三、五苓散证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1)汗后胃津不足,出现口渴、烦躁不得眠——少少与饮水 2)五苓散证(蓄水证) 主症: 表——微热,脉浮; 里——消渴(烦渴),小便不利,严重者渴欲饮水,水入即吐(水逆)。 病机: 三焦气化不利,水气内停,可兼表邪未尽 治法:通阳化气利水 方药:五苓散 泽泻(量最大)、猪苓、茯苓 ——淡渗利水 茯苓、白术——健脾制水 桂枝——通阳化气,兼解表 剂型及注意点: ①散剂;②“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9克?)”;③“多饮暖水”助汗出。 73、伤寒汗出而渴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