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从临床实例看温病学理论的指导意义兼论温病原著学习方法周耀庭.ppt
结果:10月4日复诊,药后发热已退,昨起体温降至37℃以下,精神胃纳好转,原方继服,调治而安。 解读:中焦湿热壅阻,气机血脉均受阻,故腹部逐渐胀大,侧重从三焦论治湿热,故用三仁汤加减。杏仁宣上,白豆蔻畅中焦,化湿热健脾,生薏米配合淡竹叶渗利下焦湿热引湿热从小便出;藿香芳香化湿,滑石清利湿热利尿,黄芩清热利湿,连翘清热散郁结;厚朴与槟榔化湿理气消积除胀。 病例九 崔某,男,60岁,住天津。 主症:发热持续3个月,体温于每天下午2-3点升高,下午4-5点到达高峰,于晚7-8点烧退,曾用中西药均不效,现症:恶寒,冷汗自出,自觉发热,T38℃,饮水减少,寐差,面色黄白,神可,舌质暗红,苔中根黄腻,脉弦细稍减而略数。 西医诊断:变应性亚败血症 辨证:湿热内蕴,阻遏少阳膜原 治法:清热化湿,开达膜原。 方药:柴胡达原饮加减 柴胡15g 秦艽10g 防风10g 羌活3g 黄芩10g 枳壳10g 槟榔10g 炒栀子6g 法半夏10g厚朴10g青陈皮各10g草果10g 炒常山6g 连翘15g 菖蒲10g 郁金10g 滑石10g 荷梗10g (7付) 二诊症见:体温已降至正常,自汗减轻,血象白细胞恢复正常。 解读: 本例患者发热为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呈现典型时间节律,邪伏少阳,阳郁不伸可见恶寒,阳出与阴争可见冷汗,邪在少阳,津液未伤则不见口渴,湿热内阻,热扰神明则睡眠不安,舌脉均为湿热阻滞少阳之象。 治疗重在化湿,疏泄少阳透,达郁邪。切忌大剂清热泻火,以防碍湿,故慎用或不用生石膏之类清气分之品。 柴胡、黄芩和解表里,疏泄少阳,连翘清热解毒散邪;草果、炒常山化湿开达,透少阳郁邪;枳壳、槟榔、厚朴理气破结,炒栀子与郁金清泄肝胆湿热;青陈皮、法半夏理气燥湿;秦艽、防风与羌活散风化湿,菖蒲、荷梗化湿理气;滑石引湿热从小便出。 病例十 郝某某,男,19岁,学生,2008.12.12初诊 低烧两年。患者从小容易感冒。2006年参加运动会因劳累着凉,患感冒当时高烧38℃多,经中西医治疗后转为低烧,时发时止,烧时体温在37.1℃-37.5℃之间,用药后体温暂时下降,最多维持一周。目前已休学两年。 现症:低烧37.1℃-37.5℃自感腿软,头晕头痛,疲乏无力,咽痛,易出汗,二便正常。舌淡红,苔淡黄腻。右脉反关,左脉细滑。咽红明显。颈部淋巴结肿大。 辨证:毒热不尽,邪伏阴份。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透邪。 处方 青蒿10g 北柴胡10g 牛蒡子10g 枳壳10g 黄芩10g 炒栀子10g 川连6g 板蓝根30g 草河车20g元参15g 赤芍10g 丹皮10g 夏枯草10g浙贝母10g 地骨皮10g 白薇10g 结果:患者诉服上方4剂后体温即退恢复至36.8℃。半年后随访,体温平稳。 解读: 低烧的原因可以复杂,也可以简单,关键要抓住诊断辨证的要点。患者高烧之后出现低热,提示毒热不净。咽红,颈部淋巴结肿大,说明体内有余热,舌脉支持。毒热日久已深入阴分。方中选用大量清热解毒之品,黄芩、川连、炒栀子、板蓝根、草河车、元参、牛蒡子以清热解毒利咽;因邪已深入阴分,故用赤芍、丹皮凉血活血,地骨皮、白薇、青蒿、北柴胡清透阴分热邪;夏枯草、浙贝化痰散结,有助于颈部肿大淋巴结消散;枳壳理气散结,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全方辨证分析正确,用药力度够强,则体温恢复迅速。 温病原著学习方法 (一) 主要温病原著举例: *《三时伏气外感篇》清·叶天士 *《温疫论》 明·吴有性 《疫疹一得》 清·余师愚 《伤寒温疫条辨》 清·杨栗山 **《温热论》清·叶天士 《温热经纬》 清·王孟英 *《湿热病篇》 清·薛生白 **《温病条辨》 清·吴鞠通 *《外感温病篇》 清·陈平伯 《伤寒指掌》 清·吴坤安 *《通俗伤寒论》 清·余根初 (二)主要学习方法: 不要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 例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 从用麻、桂解膀胱经之邪,到桑菊、银翘解肺经之邪,共走过四个阶段: 1.《伤寒论》问世至晋隋唐,麻桂用来解一切外感之邪。 2.宋代《小儿药证直诀》制定人参败毒散,用羌活独活代替麻桂。 3.宋代《局方》凉膈散,直至李东垣清心凉膈散的出现,是解肺经之邪、治上焦的开始。 4.清代吴鞠通制定桑菊饮、银翘散辛凉解表,解肺经之邪宣告完成。形成辛温辛凉解表并存。 (三)参考各家注解: 例如《温病条辨》上焦篇第17条“温毒咽痛喉肿,耳前喉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 ……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期一二日,再去芩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件:骨肿瘤病人的护理示例.ppt
- 课件: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非医.ppt
- 课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课件.ppt
- 课件:第二十七章中药攻毒杀虫止痒药.ppt
- 课件:第二十七章攻毒杀虫止痒药.ppt
- 课件:第二十课时足少阳经络与腧穴.ppt
- 课件:骨科常见疾病的线表现.ppt
- 课件:骨髓细胞学检查二.ppt
- 课件:骨科小讲课髋关节.ppt
- 课件:第二节胸痹.ppt
-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二物理试题含答案及解析.pdf
- 【山东卷】山东省泰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11.13-11.15)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浙江卷】浙江省杭州市四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英语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西南大学附中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试题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 基于多功能超疏水材料的海水淡化及油水分离研究.pdf
- 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抚养方式对孤儿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pdf
- 《因明入正理论略抄及后疏》的研习与创作感受.pdf
- HIF-1α、SGK1在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抵抗中的表达和意义.pdf
- 初中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构建及应用研究--以《人工智能》大单元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