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介词_对_的语法化过程.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研究)2006年第1期(总第98期) 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 周 芍,邵敬敏 (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文章从历时的角度对介词“对”三个义项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考察,指出介词“对”产生于“表对答”的动 词“对”,引进“对待对象”的用法来源于引进“动作对象”的用法。文章还考察了介词“对于”和“对……来说”,认为 “对于”的产生在清末,是因介词“于”“强化”而产生的,在当代汉语中已明显淡化,而“对……来说”产生最晚,因其 特殊的表达功能将继续存在。 关键词:语法化;对;对于;对(于)……来说/说来 中圈分类号:H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79(2006)01—0024—07 介词“对”引进对象或目标。它引进的对象或目 “于”的过度虚化。“于”是最早语法化的实词之一, 标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用法也比较复杂。综观前人 也几乎是东汉以前唯一引进对象的介词。“于”在商 的研究和论述,大致可以将其列为三个义项: 代文献中兼属动词和介词,介词用法仅限于时、地、 A.“对】”引进动作的对象或方向;朝;向。如: 对象等,其他用法都是周代后才逐渐演变出来的。 (1)小黄对我笑了笑。 到了先秦及汉代,它已经成为汉语中高度发达的介 (2)他对台上看看,又对包厢里看看。 词,身兼数职。 B.“对2”表示对待。可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前或 刘丹青指出:“一个实词一旦开始语法化,就会 之后,“对”字结构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用法大 经历语义虚化,句法泛化,语用淡化,语音弱化,由不 致同“对于”。如: 足语法化(保留部分实义的半虚化),到充分语法化, (3)大家对我都很热情。 到过度语法化,直到表义功能趋向于零,句法功能似 (4)大家都对我很热情。 有似无,语音形式走向消失。”在春秋时,“于”就开始 (5)对我,大家都很热情。 呈现出过度语法化的迹象,到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 C.“对3”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待。有时 大多数V—N关系,如处所格、时间格、源点格、终点 候也说“对……来说腓”。如: 格、目标格、比较格、经验格、施事格、与事格等,呈现 (6)形势对我方十分不利。 出功能负荷过重的迹象,亟待新的语法元素来分担。 (7)形势对我方来说十分不利。 于是通过更新,一批动词先后开始虚化为介词,介词 从引进动作对象、方向,到表示对待关系,再到 数量由秦汉以前的6个(于、在、以、用、由、自)增加 表示评议角度,介词“对”的三个义项似乎呈现出某 到20个左右,其中就包括介词“对”。介词“对”的产 种逐渐虚化的进程。从语法化理论来看,语言共时 生大致在东汉末期,它的出现也正是“于”由盛转衰 的开始。 平面的变异(Variation)是历时演变(Change)在不同 阶段、不同层次上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能为共 “对”最早是作为动词存在的。动词和宾语之间 时的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沈家煊, 多数是施动与受事的关系,但也有不少V-一N结构 1998)。因此,本文将从历时层面对介词“对”的虚化包含着动词与宾语的多种语义关系,这便为动词最 过程进行考察,同时关注“对于、对……来说”的产生 终演变为介词提供了语义关系上的可能性。石毓智 及发展进程,从而挖掘其更深层的规律性。 (2001)认为,哪些动词最易演化成介词最终决定于 一介词“对”产生的历史条件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