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物理人教版13.3 比热容 教案.docVIP

2018年秋九年级物理人教版13.3 比热容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热容》教学设计 九年级 3) 所属的章节:第十三章第三节 4) 教学时间 45 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 容表。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 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 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 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 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 础。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 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 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 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 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 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 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转换法, 给比 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 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受 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体验成功的愉悦。 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 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 环节 及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 习过程的 观察和思间 考及设计 意图 导入 新课 4 分钟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中 央电视台当天天气预报 的华南区的录相片段, 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 意观察省内和沿海各城 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 温,看 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 规律? “为什么内陆的昼 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呢?”让学生带着这个 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 习,并揭示课题。 想一想:烧水时,水吸 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 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 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 来支持你的观点。 观察、思考 在自然 导入新 课的同 时,拉 近了物 理和生 活的距 离,激 发学生 的求知 欲望。 思考 这种设置 问题的方 法,比教 材中直接 提问水吸 收的热量 与水的质 量和升高 的温度是 什么关 系,更具 开放性, 能有效培 养学生的 发散思 维。 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 互相交流、反驳,对回 答 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 善。 分析归纳出:(教师板 书) 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 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 多;与水温升高多少有 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 热量越多。 讨论、交流科学 探究 30 分 钟 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要 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 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 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 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 关? 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 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 类有关 思考 这样的问 题设置使 探究目标 更为显性 化。 学生提出 运用转换 法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导引一:教师为同 学们提供了水、煤油、 沙 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 任意选择。 教师导引二:怎样确定 水和砂子吸收的热量是 否 相同? 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 源相同且较稳定。 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 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 合作交流、设计方 案。 讨论认为: 通过加热 时间的长短来确定。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 设计方案,表 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方案一: 用相同质量 的两种物质, 让它们 升高相同的温度, 比 较加热时间。 物质 的种类 升高的 这三种物 质比热容 相差大, 效果明 显,任意 选择,使 实验结论 具有普遍 性 再次运 用控制 变量法 交流的过 程也是相 互学习的 路,适时点拨。 温度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 (℃) 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 加热的 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 时间 (m 如:你们怎样获得质量 in) 相同的水和沙子?你们 方案二: 用相同质量 怎样使沙子内外温度达 的两种物质, 给它们 到一致?他们组采用的 加热相同时间, 比较 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 温度升高的多少。 进更 物质的 好? 种类 加热的 过程,既 给学生提 供充分展 示自己的 机会,又 使聆

文档评论(0)

159****7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