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三羧酸铜(I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开题报告】.doc

丙烯三羧酸铜(I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 化学 丙烯三羧酸铜(I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无机化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化学以及结构化学等相关学科不断结合,开拓了许多全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在新型功能配合物、簇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生物无机配合物以及配位超分子化合物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由于配位聚合物跨越了无机化学特别是配位化学、材料学、晶体工程学和拓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并在主-客体化学、催化、光学、磁学和电子学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故配位聚合物的晶体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是近年来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所谓配位聚合物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配体通过配位键组装而成的具有无限规整结构的配位化合物。明确提出配位聚合物的是R. Robson,他将Wells的工作推广到金属–有机化合物和配位聚合物中,开创了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的先河。由于配位聚合物是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自组装而形成的,故它结合了复合高分子和配合物两者的特点,表现出某些独特的性质,在非线性光学、磁性材料、超导材料、吸附分离、类分子筛材料、催化、生物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根据过去的研究结果表明,对配位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配位聚合物。而现阶段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结构构筑和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不过重点是通过对其结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结构及其功能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而开发它们潜在的功能,并最终使其功能性质趋于应用化。故而从这方面作为出发点,明智地选择合适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原因为金属离子能提供各种配位几何构型,其特有的光学、磁学和氧化还原特性等均可以体现在金属有机配合物中。而有机配体则具有多样性和可修饰性,可以设计并合成,其形状可控和性质可控决定了与各种金属离子结合后形成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查阅相1–丙烯1,2,3–三羧酸为配体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总结,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在引入第二配体的条件下与铜盐合成预期化合物。 2.?尝试多种合成方法合成配合物的单晶,并使实验系统化。 3.?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应用红外光谱、热分析仪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基本的数据表征,对化合物进行磁性研究。 4.?掌握几种常用仪器的操作及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学会数据分析,并学会学位论文的撰写。应用1–丙烯1,2,3–三羧酸与金属铜盐在引入第二配体的条件下反应合成化合物,测试其晶体结构的同时进行相关的性质表征,并对化合物进行磁性测试,简要探索其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的关系。 1.?查阅相1–丙烯1,2,3–三羧酸为配体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总结,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在引入第二配体的条件下与铜盐合成预期化合物。 2.?尝试多种合成方法合成配合物的单晶,并使实验系统化。 3.?应用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应用红外光谱、热分析仪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基本的数据表征,对化合物进行磁性研究。 2010.12—2011.0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合成路线,着手前期准备。2011.01—2011.03 合成实验,并进行相关表征。2011.03—2011.04 合成实验,处理实验数据,开始毕业论文的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Hong-Mei?Shen,?Jian?Zhang,?Pei-Xiu?Yin,?Zhao-Ji?Li,?Zong-Wei?Cai,?Yuan-Gen?Yao,Journal?of?Molecular?Structure,?2007,?826,?126–130. 2.?Rui-Qin?Zhong,?Ru-Qiang?Zou,??Daya?S.?Pandey,?Tetsu?Kiyobayashi,?Qiang?Xu,?Inorganic?Chemistry?Communications,?2008,?11,?951–953. 3.?M.–S.?Wang,?G.–C.?Guo,?M.–L.?Fu,?L.?Xu,?L.–Z.?Cai,?J.–S.?Huang,??J.?Chem.?Soc.,?Dalton?Trans.,?2005,?2899–2907. 4.?M.–S.?Wang,?G.–C.?Guo,?L.–Z.?Cai,?W.–T.?Chen,?B.?Liu,?A.–Q.?Wu,?J.–S.?Huang,?J.?Chem.?Soc.,?Dalton?Trans.,?2004,?2230–2236. 5.?G.?E.?Kostakis,?E.?Nordlander,?N.?Hadjiliadis,?M.?Haukka,?J.?C.?Plakatouras,?Inor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