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连续大孔钛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开题报告】.doc

三维连续大孔钛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开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题报告 应用化学 三维连续大孔钛/锆系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ZrO2 是唯一同时具有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的化合物, 作为催化剂已得到了广泛应用。TiO2 作为光催化氧化催化剂, 在紫外可见光或近紫外可见光的照射下, 室温下就可将多种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成CO2 和H2O, 且具有无毒、制备简易和价廉的优点, 从而成为最主要的光催化氧化催化剂。但两者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 ( 1) 比表面积比较小, 作为催化剂应用的TiO2 和ZrO2 的比表面积通常为40- 100 m2/g ;( 2) 存在多种的晶型( TiO2 有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型, ZrO2 有四方相、单斜相和立方相三种晶型) , 而且热稳定性较差、各晶型之间容易相互转变。由于TiO2 和ZrO2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与其晶型密切相关, 若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晶型转变, 则会显著影响其催化性能。如果将TiO2 和ZrO2 制成TiO2-ZrO2 复合氧化物, 则不但可以保持TiO2 和ZrO2 原有的特殊性能, 而且可克服上述所存在的缺点, 近年来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作为催化剂已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消除、脱氢和脱氢环化、醇脱水、异构化和酯化等反应。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制备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把已制备好的SiO2模板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钛锆溶液中,利用共沉淀法使钛锆负载在模板表面,取出模板放置于空气一段时间后用烘箱烘干,然后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下煅烧后使其成为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 (2)制备固体酸催化剂。把已制备好的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放到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使其干燥,接着把该模板在一定温度、一定时间下煅烧,使其形成ZrO2-SiO2固体酸催化剂。 (3)检测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取一定量的制备好的TiO2-ZrO2-SiO2固体酸催化剂,把它作为一个酯化反应的催化剂,记下它的酯化效果,然后与同一酯化反应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酯化率作对比。与此同时,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浸泡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得出各个催化剂的催化剂效果,从中得到使用时间最长催化效率最高的催化剂。另外,用红外光谱与粉末衍射等分析仪器对催化剂性能进行检测。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利用模板法把已制备完成的SiO2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钛锆混合溶液中,使部分的钛锆沉淀负载在SiO2表面,然后经过一定时间一定温度的煅烧使其成为较为稳定的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为了检测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性能,我们选用了较为简单合理的方法,即制备以TiO2-ZrO2-SiO2为模板的固体酸催化剂,用它作为催化剂来促使一个酯化反应的进行,反应完后测定该反应的酯化率及产率,由此得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从侧面反映出以TiO2-ZrO2-SiO2为模板的催化剂的性能。 主要的技术路线图如下: 钛锆溶液 SiO2模板 共沉淀,干燥 Ti(OH)4-Zr(OH)4 -SiO2 煅烧 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 用硫酸浸泡 TiO2-ZrO2-SiO2固体酸催化剂 催化一个酯化反应,测定该反应的酯化率及产率 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以TiO2-ZrO2-SiO2为模板的催化剂的性能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08月-2010年09月 文献调研、综述、翻译及实验材料、器材的准备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制备TiO2-ZrO2-SiO2催化剂模板,同时用红外光谱做表征 2010年12月-2011年01月 制备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该催化剂的性能 2011年03月-2011年04月 使用酯化反应来检测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从中得出最优化的催化剂 2011年05月-2011年05月 实验总结,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文进, 方奕文, 郭锐华. 纳米粒度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工业催化,2006,14(5):1-8. [2]吕晓棠.纳米级氧化锆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功能材料物理化学,2010. [3]邬泉周,李玉光.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8,27(3):385-363. [4]邬泉周,尹强,廖菊芳,等.硝酸盐制备三维有序大孔金属氧化物材料研究[J].化工学报,200563(10):891-896 [5]刘秀琳,徐红燕,李梅,等.二氧化锆多孔纳米固体的制备与性质表征[J].功能材料,2004,35增:3 119-3 122. [6]盛凤军.含钛介孔SiO2催化剂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