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2讲解.ppt

烧结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2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 原方案 图11 唐钢烧结环冷机余热电站工艺方案流程 图12 烧结双源协同发电工艺方案Ⅰ流程图 中低品位热能分段回收及梯级利用 提高余热资源回收率及余热利用率 5.2 方案Ⅰ 国家发明专利4 图13 烧结双源协同发电工艺方案Ⅱ流程图 立式密闭冷却装置 5.3 方案Ⅱ 极限提高热双余热资源回收率及余热利用率 5.4 方案Ⅲ 图14 烧结双源协同发电工艺方案Ⅲ流程图 立式密闭冷却装置 双工质热源余热锅炉 极限提高热双余热资源回收率及余热利用率 表2 四种方案余热发电系统热经济计算参数比较 参数名称 单位 原方案 方案Ⅰ 方案Ⅱ 方案Ⅲ 主蒸汽压力 MPa 2.06 2.06 3.82 3.42 主蒸汽温度 ℃ 375 375 450 475 副汽压力 MPa 0.39 0.39 0.39 0.39 副汽温度 ℃ 143 143 300 143 余热利用率 % 61 67 75 80 废气排出温度 ℃ 161 137 150 127 发电功率 MW 8.2 10.6 12.2 14.2 装机容量 MW 9 11 13 14 5.5 余热发电系统热经济计算 论文基于余热能回收利用现象的热力学优化、能量传递转换设备的高效化和能量利用系统的经济化问题开展了部分基础研究工作,研发的新一代烧结余热发电装备及创新工艺,一体化回收烧结工序中烧结机尾烟气和烧结矿显热,全面提升烧结工序余热资源回收率和余热利用率。 研究成果可为中低品位工业余热高效回收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大中型钢铁企业烧结余热高效回收提供技术基础。 6.1 总结 烧结矿冷却 过程实验研究 余热回收 设备结构优化 双热源集成 工艺耦合 揭示中低温余热能在能量传递与转换过程中效率提高的科学本质 研究冷却机适应烧结机制变化的响应策略及冷却机热质输运效应及与余热发电系统的耦合机制 6.2 后续研究 基础研究 实践研究 关键科学 感谢各位老师专家 恳请多提宝贵意见! * 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 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赵斌 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 烧结余热能高效发电技术 报告人:赵 斌 华北电力大学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北理工大学 现代冶金技术省重点实验室 * 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 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烧结余热能高效发电技术 报告题目 作者:赵斌(1968-),华北电力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热能工程博士生,师从于徐鸿教授、杜小泽教授。现工作于河北理工大学,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为工程热物理及先进发电技术。 烧结工序 焦化工序 炼铁工序 炼钢工序 轧钢工序 钢铁工业 烧结工序有烧结矿显热(部分回收)和烧结机烟气显热(几乎没有回收)两部分余热资源。 钢铁 化工水泥 建材 交通 中低温余热 三高行业 钢铁与钢铁工业 钢铁 ——“首选材料”、“必选材料” ——人类社会最主要的结构材料 ——产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功能材料 钢铁工业 ——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 ——“对于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都是至关重要的” ——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钢铁工业副产品 钢铁工业副产品(二次能源) ——高炉煤气、转炉煤气、焦炉煤气 ——焦炭显热、烧结矿显热、高炉渣、转炉渣 ——高炉煤气的余压 清洁生产和先进发电技术 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先进发电技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高炉余压发电技术 ——干熄焦发电技术 —— 转炉发电技术 —— 烧结余热发电 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 钢铁工业 社会关注的焦点 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安居乐业、天人合一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发电技术 清洁生产、绿色制造、环境友好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图1 钢铁生产过程各种余热余能资源分布图 报告内容 1. 引言 2. 烧结余热能流分布规律及用能原则 3. 余热能发电系统热力学优化 4. 余热能高效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及装置研发 6. 总结及后续研究 5. 余热能梯级回收与发电系统经济性分析 1 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特别指出

文档评论(0)

霞霞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