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学术论文).doc

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学术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楂叶片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与检测 一 实验目的 1 复习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 学习超声波提取成分的方法 3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含量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黄酮含量的测定 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分光光度法,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盐生成鳌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显橙红色,即先用亚硝酸钠还原黄酮,再加硝酸铝络合,最后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2-羟基查耳酮而显色,然后使用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10 nm波长处定量测定。 2 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技术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空化作用、粉碎作用,将植物中的活性成分提取到溶剂中去。植物组织中存在的大量水分和微小气泡正好使得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极易产生,从而使细胞膜的结构受到破坏,提高和改善了组织细胞的通透性,有利于有机物质的溶出。超声波媒介中传播引起位于路径上的质点进入振动状态,由此触发出强大的加速度引起一种复杂有力的机械搅拌作用。由于植物组织引起超声波的吸收而使超声波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使得植物组织内部温度升高,有利于有机成分的溶出。该法提取率高、节省溶剂、缩短提取时间、副产物少、简化操作步骤,能达到比常规提取更理想的效果。 三 主要仪器与试剂 1 主要试剂 芦丁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硝酸铝(Al(NO3)3.9H2O,分析纯),亚硝酸钠(分析纯),氢氧化钠(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大茂化学试剂厂),山楂叶片(采摘于本校校园)。 2 主要仪器 FA106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SK8200HP超声清洗器(59 KHz,220 V,500 W,功率可调范围为40%-100%,上海科导超生仪器有限公司) 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四 实验内容 1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准确称取芦丁对照品0.0124 g于100 mL烧杯中,加入10mL无水乙醇溶解,再加入10mL蒸馏水,然后将溶液定量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再用5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避光保存。(ρ= 248 mg/L) 2 标准系列的配制及待测液的显色 准确移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mL至2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亚硝酸钠1 mL,放置5 min 后,加10%硝酸铝2 mL,放置6 min,再加4%的氢氧化钠3mL,显色完毕后加50%乙醇至刻度,摇匀待测。 3 样品的前处理 将随机采集的山楂叶清洗干净,于烘箱中烘干(102℃,2 h),粉碎碎后过20目筛,备用。 c-在标准曲线查得的黄酮浓度mg/L;ms-称取山楂叶的质量g 4 乙醇浓度对黄酮提取结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1.0000 g粉碎好的山楂叶样品六份置于6只150 mL具塞锥形瓶中,分别用50%的乙醇30 mL 浸泡13 h。在300 W的功率下,超声提取15 min,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润洗抽滤瓶,布氏漏斗和滤纸,用循环水真空泵抽滤,并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溶液少量洗涤锥形瓶及布氏漏斗数次,一并抽滤。将滤液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相应浓度的乙醇溶液定容,摇匀,制成待测液。 准确移取待测液4.00 mL于50 mL容量瓶中,按标准系列中显色步骤显色,(注意所加试剂要加倍。),在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五 数据记录与处理 1.标准曲线 序 序 号 浓 度 吸 光 度 1 2 3 4 5 19.840 29.760 39.680 49.600 59.520 0.156 0.234 0.312 0.393 0.465 R=0.99986 Y = A + B * X B=0.00783 A=0.0012 2.实验数据 序 序 号 浓 度 吸 光 度 1 2 3 4 5 36.443 34.806 33.718 34.822 35.533 0.287 0.274 0.265 0.274 0.280 R=0.99983由线性方程计算得 序 序 号 吸 光 度 浓 度 1 2 3 4 5 平均 0.287 0.274 0.265 0.274 0.280 0.276 36.501 34.840 33.691 34.840 35.607 35.096 含量ω 45.626 43.55 42.114 43.55 44.509 43.870 六 实验讨论 1.由于实验提取之前未浸泡导致含量偏低。 2.实验提取测定中可能由于操作原因,导致一组数据偏低,未采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