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哮喘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方治疗哮喘 经方治疗哮喘 冯 世 纶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为何讲这一题目 认识张仲景 一、模糊认识: 1、怎样写成《伤》?2、《伤寒论》书名出自谁手?3、《伤》是治什么病的?4、《伤》的六经来自《内》?5、《伤》用五行、运气?6、《伤》有500多方…… 二、肯定认识: 1、章太炎:赞《伤》为“吾土辨析最详”之著作。“中医之胜于西医者,大抵《伤寒》为独甚”。 2、李心机教授: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着《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伤寒论》是经典,《伤寒论》难读。因为《伤寒论》难读,所以即使学习过《伤寒论》的人,未必能成为高明的中医生,而不学习《伤寒论》的人,则肯定高明不了。 前 言 经方(主指《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辨证,是有别于《内经》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伤寒》书中记载了治疗急性病、慢性病、疑难病的丰富内容,都具特色,疗效可靠。通过治疗哮喘的探讨,不但可了解经方治疗哮喘的特点,取得满意疗效,更重要的是进一步认识六经的实质,更正确地解读张仲景医学。(独特理论体系) 一 概念 西医:由于过敏等使支气管反应性增高,引起气道广泛变窄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指征:哮鸣音。多指支哮。 中医:哮证、喘证。(喉中水鸡声)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心原性哮喘 二 中医认识哮喘 (一)脏府辨证(时方)特点: 病因病机:外邪(风寒、风热)犯肺,失于表散,邪遏肺气,气不布津,聚津生痰;或吸入花粉、烟尘、异物气体等,影响肺气宣降,津液停聚,痰浊内蕴。或饮食不当,过食生冷,寒饮内停;或嗜食酸甘肥腻之物,积痰蒸热;或进食海膻鱼蟹虾等发物,凡此种种致使脾运失健运,痰饮内生,上犯于肺,壅阻肺气;素体肾虚,病后肺虚 外邪束肺、内邪阻肺,脾不健运,痰饮阻肺,肺气失宣、肾不纳气。 病位:在肺系,关系脾肾。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痰的产生责之于肺不布散津液,脾不能运输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而成,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潜在因素,每遇诱因触及即发,发时痰气搏结,壅阻气道,肺气宣降。 病理性质是发作期以邪实为主,间歇期以正虚为主,大发作期正虚邪实并见,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喘脱”。 以上为70年代讲课提纲 教学中体会:1.哮喘多在表属肺,治多宣散;2.易多辨证为肾虚,治多用补。 3.忽略瘀血、里实。 哮喘有虚实,治误有天渊: 1、康某例:原本是实证,认为是肾不纳气,治用补7月不减;辨为少阳阳明挟瘀三剂而缓解。(脏腑辨证---六经辨证) 2、唐某例:误认实热,以三阳合病治之38剂不效,辨为虚寒挟饮治之而愈。(六经辨证—辨方证) 认知经方 一、胡希恕看病不辨证。 二、治喘不用麻黄。 凸显经方特点 (二)经方证治特点 有4 1.从症状反应辨证:与《内经》内科教材有别 《伤寒论》第36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太阳表可汗 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大承气汤主之”。阳明里禁汗 禁麻 脏腑辨凡喘以麻宣之天经地义;六经断然不可 第218条:“伤寒4、5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以麻黄发汗,津伤大便难,更使腹满而喘。有人未重视、读懂本条 以上是说喘有表里证,还有半表半里证者。 喘满为麻黄汤和承气汤的共有证,但麻黄汤以喘为主而脉必浮;承气汤证以满为主而脉必沉。经方辨证,不但要辨六经,更重要的是要辨到方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如桂枝加桂汤。 关注焦点: ① 治喘必用麻黄:重宣肺,忽视发汗, 90年代初中报载病例1引孙某例第218条之诫,有人未读懂 ② 治喘不能用柴胡。林昭辉 2.以经方六经辨证: 从六经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皆可表现为六经中之一病(证),哮喘也不例外,哮可见于太阳表证麻黄汤证;少阴表证麻附辛汤证;太阳阳明合病麻杏石甘汤证、大青龙汤证:汗出口干;阳明里实大承气汤证:腹满而喘;但哮喘常表现为太阳病或阳明病、或少阳病,尤以太阳少阳并病、少阳阳明并病和三阳并病为最多见,而且以实证为多见。但亦见于三阴病。 必先辨六经再辨方证,不能以大承试之。 3.重视病因痰饮瘀血辨证: 中医所说的哮喘,一般多是指临床上的一个症状,以邪气实多见。有人观察了哮喘患者,除了给对证的方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