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戏曲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戏曲艺术融演、唱、舞为一体,以唱、念、做、打等综合性表演手段
为基础形式,并具有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在世界戏剧史
上也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
及多元文化的冲击,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据不完全统计,上世
纪初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390多种,其中著名且流行剧种就有京
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剧、晋剧、汉剧、
潮剧、闽剧、祁剧、河北梆子、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50多个。京剧流
行最广,不受地域所限,全国专业演出团体多达2000个以上。戏曲的传统
剧目数以万计,仅京剧就有5000多种,秦腔300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又
出现了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以及新编历史剧和现代题材剧目,广受大众欢
迎。
但是,0前仍在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只剩100多个了,能为大家稍稍熟
知的剧利|,也不到50种。以戏曲资源极为丰富的山西省为例,新中国成立
之初,该省尚有54个地方剧种,目前却只有碗碗腔、眉户、道情、武乡秧
歌、上党梆子、大同耍孩、河曲二人台等10多个剧种有专业剧团,其余剧
种只零星存在于民间班社,多为逢年过节当地百姓操持吹打的自娱自乐。
有些剧种就连民间班社也没有了,像青阳腔、冃连戏、赛戏、平阳花鼓戏、 弦子腔等已永远退出舞台,成了纸上的史料。这样下去,估计再过几年、几 十年,还有更多的剧种将成为历史、成为博物馆里的藏品,而它们的原生态
艺术形式只能成为人们的记忆,再也难觅其踪。
戏曲艺术的特性,决定了仅仅依靠纯粹的传承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创新刻不容缓。
本体的改革与创新
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曲创新必是
文化创新中重要的有机构成,它的成就体现出今后戏曲艺术发展的程度和
高度。当前,在国家启动的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戏曲创新和创作有了较好
的表现,如京剧《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昆剧《班昭》,
川剧《金子》、《变脸》,闽剧《贬官记》,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等都有上
佳表现,它们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与当代生活、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和
谐的。当年郭德纲的出现,被誉为“一个人振兴了一门艺术”,究其成功原
因,在于郭德纲在继承相声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人的生活内容,从而
实现创新。艺术是相通的,戏曲创新须耍考虑,只有不断推出继承传统演艺
精华、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剧目,不断推出优秀演员、艺术大师,戏曲才能
始终占据文化演出市场的一席之地。
戏曲创新包涵广大,涉及人物塑造、音乐制作、念白处理、唱腔运用、
舞美设计等诸方面。2009年3月,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导演专业推出了毕业
大戏《倩女离魂》,对于这部元代郑光袓的名剧,学生们并没有按照剧本内
容照本宣科。他们在音乐上进行全新创作,在以往单纯的京胡、锣鼓基础
h融入了更多民乐,听觉效果更为柔和,更受现代观众的欢迎。在舞美方面,
学生们打破了舞台上没有布景、道具极简的传统,而是把大门、炉子、九
曲桥等生活物品搬上舞台,使形象更加具体,更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和心理
冲击。在唱腔方谢,学生们按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和环境的需要设计
唱段、念G,并与身段动作、实物道具一并形成整体写实风格。而在某些
场面,剧组发挥了传统戏曲的虚拟特长,达到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
效果。有些“80后”看完该剧说:“原以为京剧离我们很远,年轻人看不懂。
不料这次看了《倩女离魂》这个戏,我们感到很有现代气息,很能接受。京
剧居然这么好看,我们以后还会看。”
由此可见,戏曲再创辉煌的关键,是与时俱进,是让戏曲本体得到继承
下的改革和创新,古老的传统艺术只有如此,方能跟上时代潮流。
马求新的表演方式
“小剧场京剧”这一概念近几年來开始崛起。对于京剧來说,小剧场
确是一块福地,这是因为小剧场的主耍观众是青年,是社会消费群体的主
角。小剧场京剧的演出,与一般剧院舞台的演出大不相同,它大大缩小了观
演距离,给人更为直接、强劲的视听感受,更能促进双方的互动交流。2009
年“上戏”戏曲导演专业的另一台毕业大戏一一小剧场京剧《孽海记》,
即以小剧场的全新表演形式赢得了众多青年观众。
《孽海记》把演出场地搬进了黑匣子剧场,观众可以近距离、面对面
地欣赏演员的表演。开放的空间不但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而且给人 一种全新的时尚感觉;其次,《孽海记》的语言风趣幽默,时代气息浓郁,话 剧和京剧相结合的表演手段让人耳目一新;第三,《孽海记》将一个多层面
故事浓缩于咫尺舞台,无论是戏曲表现形式的运用还是舞台空间的转换、
灯光变化都恰如其分,营造出小剧场京剧特有魅力。
寻求新的宣传推广手段
相声、东北二人转通过动漫形式得到进一步广泛传播,这是戏曲推广
的借鉴对象。单纯的戏曲演出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动漫这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