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拿注意事项 1、操作前需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推拿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早期不宜推拿。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一)大便干: 临床表现:面色偏白无华,神疲乏力,饮食减少,大便干结呈粒状或大便不干却秘结难解。 推拿取穴:补脾经、顺摩腹、清大肠、推下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二)腹泻: 临床表现:脾虚泄泻,食后即泻,大便稀,有不消化食物残渣,食欲不振,乏力等。 推拿取穴:补脾经、摩腹(逆时针)、推上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三)食欲不振: 临床表现:面色偏黄或白,肌肉松软,进食不多也常出现食积,大便多稀溏。 推拿取穴:补脾经、揉板门、揉足三里、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四)腹胀: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哭闹,大便不调。 推拿取穴:推脾经、顺摩腹、分腹阴阳、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五)夜啼(夜寐不安): 临床表现:夜间阵发啼哭,脘腹胀满,舌淡红苔厚,指纹紫。 推拿取穴:顺摩腹、清大肠、揉足三里、捏脊。宜在睡前或下午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六)出汗多: 临床表现:白天动则汗出淋漓,夜眠头汗淋漓,易感冒,面色少华。 推拿取穴:补肺经、补脾经、揉二马、捏脊。宜在饭前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七)反复感冒: 临床表现:患儿平素多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纳食不香、食后即便、易汗出。 推拿取穴:补肺经、补脾经、揉足三里、捏脊。宜在饭前进行。 常见症状儿童保健推拿 (八)尿床: 临床表现:睡眠中不自主排尿,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四肢不温等。 推拿取穴:揉足三里、推上七节、擦八髎、捏脊。宜在睡前或下午进行。 “五迟五软”概念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 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均属于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病证。 西医学上的脑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脑性瘫痪、佝偻病等,均可见到五迟、五软证候。 五迟以发育迟缓为特征,五软以痿软无力为主症,两者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互为并见。多数患儿由先天禀赋不足所致,证情较重,预后不良;少数由后天因素引起者,若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也可康复。 五迟五软的临床症状 1、小儿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立迟、行迟;初生无发或少发,随年龄增长头发仍稀疏难长为发迟;牙齿届时未出或出之甚少为齿迟;1—2岁还不会说话为语迟。 2、小儿周岁前后头项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咀嚼无力,时流清涎为口软;手臂不能握举为手软;2—3岁还不能站立、行走为足软;皮宽肌肉松软无力为肌肉软。 五迟、五软之症见一、二症者,应建议转诊。 谢 谢 谢 谢 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 操作方法: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用捣法称捣小天心。 次数:揉3~5分钟,捣20~60次。 功用:清热、镇惊、明目、利尿。 临床应用:捣小天心长于镇静安神,多用于治疗惊风、抽搐、惊惕不安等症,多配合开天门、掐人中等。揉小天心长于清热明目、利尿,多配合揉上马、揉掌小横纹等治疗口疮、目赤痛、夜啼、小便短赤。 ★板门:(版门)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隆起处。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点揉称揉板门;自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自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横纹推向板门。 次数:推100~300次。揉3~5分钟。 临床应用:揉板门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通达上下气机。常用于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嗳气,腹胀,腹泻,呕吐等症,多与补脾经,运内八卦等合用。板门推向横纹,功专止泻,用于脾阳不振,乳食停滞引起之泄泻,多与推大肠、推脾经等合用。横纹推向板门,功专止呕,用于胃气受伤,失于和降,推之能和胃降逆而止呕,多与推脾经、分腹阴阳、运八卦等合用。 胃经:(胃、胃腑)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一节。(手掌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交界处) 操作方法:旋推为补,称补胃经;直推为泻,称清胃经。 次数:推300~500次。 功用:清脾胃湿热、消食积、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清胃经可以清利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常用于治疗胃火上亢引起的衄血,烦渴喜饮、便秘、呕吐、呃逆、腹胀、厌食等症。多与清天河水,掐揉四横纹等合用。补胃经能健脾胃,助运化,常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纳呆等,常与摩腹,揉中脘等合用。 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内劳宫为圆心,内劳宫到中指根中外1/3交界处为半径所作圆周上的八个点。从小鱼际起按顺时针排列依次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操作方法:用拇指端运,称运内八卦;按乾、坎、艮、震依次推运一周,称顺运内八卦;反之,称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