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附件2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评审建议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描述
分值
得分
团队与经验
团队
1.项目管理团队健全、结构合理、水平较高
10
2.项目技术服务团队健全、结构合理、水平较高
3.项目专家团队健全、结构合理,首席专家水平高,分学科配备专家
经验
远程培训经验丰富,具备承担本类项目实施经验
网络研修社区功能(须登录平台查看)
基础条件
1.平台软硬件条件优良,多网联通性好
20
2.平台浏览速度快,系统稳定,使用便捷
3.平台页面布局合理,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协调,信息量适度
4.平台导航清晰,链接深度合理,操作便捷
个人学习空间
应具备自主选学、课程学习、计划制定、日志发布、进度反馈、互动交流、资源分享、行为记录和工具提供等基本功能
教师工作坊
应具备成员管理、计划发布、资源推送、活动组织、监测评价、行为记录与信息反馈等功能,提供资源建设、研讨交流、调查统计等协同研修工具。支持自主或合作创建“教师工作坊”
学校社区
应具备“个人空间”管理、资源汇聚、资源推送、活动组织、监测评价、行为记录与信息反馈等功能。提供资源建设、研讨交流、调查统计等协同研修工具
区域社区
应具备“教师工作坊”和“学校社区”管理、资源汇聚、资源推送、活动组织、监测评价、行为记录与信息反馈等功能。提供支持跨校研修活动组织、调查统计等的工具
培训课程资源(须登录平台查看全部课程)
课程内容
1.培训课程符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由综合课程、专题课程、技术素养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20
2.依据课程主题开发课程。按照课程主题说明,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要点,参照课程示例,设计具体课程
3.课程数量丰富,质量高,能够满足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能力起点的教师选学需要
案例资源
1.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分学科(领域)选取典型案例培训课程,案例具有代表性,质量较高
2.案例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
实践任务与考核评价
1.适应开展混合式培训的需要,根据开展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
2.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
学习监控
1.课程学习监控机制完善,能够有效防止挂机等现象,确保教师保质保量学习
10
2.部分课程采用MOOCs方式建设,每段课程不超过15分钟,且主题清晰,内容聚焦,学习监控与评价机制科学合理
课程表现
1.授课形式灵活,综合运用现场授课、示范解说等多种形式
2.语言表达清晰,措辞准确,符合参训学员的认知特点
3.画面清晰、声像同步,播放顺畅
骨干培训者集中培训方案
目标
1.目标定位合理,具体可测
10
2.培训对象分析科学合理,需求把握准确
内容
1.针对区域培训管理者、区域学科骨干培训者、中小学校长三种不同对象的内容设计清楚
2.区域培训管理者培训重在提升其区域性教师培训的规划与组织管理能力
3.学科骨干培训者或教研员培训重在提升线下跨校研修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工作坊”主持能力、研修资源的整合加工能力
4.中小学校长培训重在提升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的规划设计能力、管理与评价能力
5.课程模块设置合理,专题重点突出,各模块之间的内在逻辑性强
6.将教育部工程实施文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测评指南等列入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1.针对教师学习特点,注重教师参与综合运用专家讲授、研讨交流、合作学习、操作演练等培训方式,实效性强
2.注重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拓展培训,促进学员交流
考核评价
1.学员考核评价指标设置合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评价方式能有效激励学员学习,过程评价设计合理
拓展延伸
1.网络研修期间,继续加强对骨干培训者的跟踪指导
2.跟踪指导措施具体明确,实效性强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方案
整体设计
1.培训目标定位具体明确,符合项目总体要求,具有创新性
20
2.培训对象需求分析合理,对现实情况与发展诉求把握准确
3.培训阶段设计合理,各阶段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具体明确
内容设计
1.体现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区域研修三个层面的内容设计,且三个层面有效融合,内容衔接合理、有效,各层面实施主体责任明确
2.网络研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开展主题式研修,分阶段设计系列课程模块,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明确线上与线下研修的学时,满足教师多样性的学习需求
3.区域研修内容设计合理,能够指导区县开展跨校的线上与线下研修活动,发挥“教师工作坊”作用,组建跨校学习共同体,引领本学科教师开展研修
4.校本研修内容设计合理,能够帮助学校有效整合培训机构和区县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