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区域空间结构第四章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核心-外围结构理论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城-乡结构理论 教学重点: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机制、空间结构的演进与优化、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产业布局中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地域合理规模的确定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空间、区域与区域空间结构 (一)空间与区域 1、空间指的是地理空间,人类所依存的地球表层的三维抽象。区域经济活动的载体,它是可直接可以观察的实体。 2、区域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载体,按人类各种活动及及相应的独特性质所区分的地域单位。如经济区域、社会区域。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一般指的经济区域。 区域一词更强调经济性,而空间一词更强调地理性。 出于研究的便利性,美国学者胡佛也强调区域最好与行政建置相一致。 在中国,由于国民经济运行带有明显的行政区经济色彩。从明晰区域经济主体的需要和加强区域经济的组织能力的角度看,经济区域往往与行政区区域划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可以有许多个研究层面和研究视角,本章主要从两个角度揭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变历程: 核心一外围区结构的变化及空间形态 城市与乡村区域的变化及空间形态 (二)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意义 1、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 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 2、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可以达到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1)判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因为不同的社会经济空间结构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2)提示区域经济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聚集与分散的关系及其效果; (3)预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状态的演变趋势; (4)根据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和实际趋势,对具体区域空间结构提出调整方向及实施此种方向调整的途径。[1] [1]参阅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三)区域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可视的有形的形态要素: 包括三类基本形态,点、线、面; 以及不可视的无形的形态要素: 即两类扩充发展形态为网络、极域。 (四)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形态的组合模式 由上述形态要素,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与区位条件下,区域经济主体会遵循生产经营成本最低的原则,在区域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和外部因素的促成下,形成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同配置,从而形成空间结构要素不同的组合模式。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与方法 (一)经济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脉络 1、19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 ——经典区位论 德国学者在19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1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提出了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 主要是对产业、企业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的阐述。 2、二战以后-20世纪80年代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1) 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理论 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分别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陆大道的“点-轴”渐进式扩散模式理论,是点与轴的有机结合,比增长极理论只强调“点”,更有利于反映社会经济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客观规律。 (2) 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理论 ——威廉姆逊的倒“U”字型理论。 ——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核心-外围理论) ——梯度推移理论 区域研究学者们借助美国学者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提出。 认为产业结构、新技术与生产力等随时间的推移,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有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的规律。 (3)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在物理学中,两个物体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力。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 区域空间的相互作用,也使得区域改变自己的状态。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 第二类,指区域间进行的各种交易。 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 相互作用的产生的三个前提条件: ①两地间存在着互补性 ②两地间存在着可运输性 ③两地间没有中间干扰机会 两地间相互用量的大小取决于两地间距离, 与两地间距离成反比,这就导出了空间作用 的引力模式与潜力模式。 赖利引力模型 Fij = 城市i与城市j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Pi,Pj = 城市i与城市j的人口规模。(代替牛顿引力公式里的质量规模。) R是两个城市间的距离,R2ij = 两地间的距离平方。 G是引力常数。 后来一些学者又作了些补充,这个模型在实践中运用很广泛。 潜力模式 城市i的潜力(或潜能、位势,指城市i与城市体系内所有城市的相互作用总量) =体系内其他城市总的规模/i城与体系内其他所有城市距离的或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风机及塔筒安装工程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doc
- 顾问式行销之--如何建立信任关系.ppt
- 连锁企业的经营决策与战略.ppt
- 氯烟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 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研究进展.ppt
- 汽车底盘目视检查全解.ppt
-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评审建议标准.doc
- 物业管理招投标电子教案课件.ppt
- 形象塑造仪容化妆.ppt
- 2型糖尿病的手术.ppt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