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机体的三大功能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它既可以直接或间接调节体内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活动,使之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可以使各系统和器官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迅速而完善的适应性反应。 案例:张某,男,23岁,主诉发热、双下肢无力3天,排尿困难1天。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Ⅱ级,膝腱反射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无肌肉萎缩。乳头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消失。膀胱充盈,不能自己排尿。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与效应器上相应的受体结合来实现的,其释放的递质主要为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1.胆碱能受体 能与乙酰胆碱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1)毒蕈碱受体(M受体) (2)烟碱受体(N受体) (1)毒蕈碱受体(M受体) (2)烟碱受体(N受体) 2.肾上腺素能受体 (1)α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后主要效应是引起平滑肌兴奋,但对小肠的效应是抑制性。 (2)β受体 分为β1和β2两种。β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脏组织中,其作用是兴奋性的 。β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胃肠、子宫及许多血管平滑肌细胞上,作用是抑制性的。 5. 在生活过程中,人和动物常常会遇到各种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伴随出现,仅靠非条件反射是无法再多变的环境中生存的。条件反射是通过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形成增强了机体活动的预见性、灵活性和精确性,使机体对环境变化具有更加广阔和完善的适应能力。 图: 大脑皮层感觉区示意图 (二)本体感觉代表区 中央前回是运动区,也是本体感觉代表区。 (三)内脏感觉代表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混杂于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和边缘系统等皮层部位。 (四)视觉代表区 视觉代表区位于枕叶皮层距状裂的上、下缘。 (五)听觉代表区 听觉代表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和颞上回,其投射是双侧性的。 (六)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嗅觉和味觉代表区位于边缘叶的前底部区域。味觉代表区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之下侧。 四、痛觉 痛觉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御反应,对人体具有保护意义。 (一)痛觉感受器 痛觉的感受器即为一些游离神经末梢,广泛分布于皮肤、肌肉、关节和内脏等处. (二)皮肤痛觉 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出现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即快痛和慢痛。快痛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明确的“刺痛”,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清楚的“烧灼痛” . (二)内脏痛 内脏痛是指内脏本身或体腔壁浆膜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疼痛。 1.内脏痛的特点 ①定位不准确,不能分辨刺激的性质,这是内脏痛最为主要的特点; 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主要表现为慢痛;③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却不敏感 ④常伴有牵涉痛。 2.牵涉痛 牵涉痛(referred pain)是指内脏疾病常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图:牵涉痛示意图 第四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 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大量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可分为α和γ两类。 (二)脊休克 脊休克( spinal shock)是指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三)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脊动物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的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肢体屈曲,称为屈肌反射 .若加大刺激强度,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曲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展,这一反射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 (四)牵张反射 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是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1.牵张反射的类型 (1)腱反射 (2)肌紧张 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其反射过程归纳为: 肌肉受到外力牵拉→螺旋状感受器→肌梭传入纤维→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α传出纤维→梭外肌收缩。 图: 屈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动画: 膝跳反射 当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时股四头肌发生一次收缩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脑干网状结构中有加强和抑制肌紧张的区域,分别称为易化区和抑制区。 (一)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及其作用 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加强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 (二)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及其作用 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抑制肌紧张及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 (三)去大脑僵直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后,动物出现伸肌的肌紧张亢进,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这一现象称为去大脑僵直. 图:去大脑僵直机制示意图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