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7 萍乡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简本) (2008-2020) 1、规划背景 背景1:区域发展背景 从单纯的城市发展观转向区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观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当前城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今年6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一规划是我省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萍乡虽不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但却处于赣湘结合部,东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临长株潭经济区。萍乡要发展,必须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寻求自身定位,较好地接受周边经济区的辐射,将自身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边缘”地带的劣势转化为发展机遇。 背景2:城市转型背景 从工矿型城市转向新型工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消费型城市 2008年,萍乡被列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城市、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这三项政策优势,有效地推动了萍乡经济转型进程。新的城市转型模式,呼唤城市发展新格局和城市建设新方式。目前,城市发展现状已经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界限,这就要求我们从更大的视野、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来整合城市空间,调整城市整体布局。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北扩南延、东整西合”、“四区同建”、“四个组团”等城市建设策略,致力于建设一个城市功能分区清晰、生态宜居和谐的城市,使城市建设科学有序地推进城市转型。 背景3:规划落实背景 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意图,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 2010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萍乡市城市总体规划》。为落实总体规划目标,必须有一系列城市规划建设行动计划,以及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快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科学布局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是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 2、规划回顾及现状问题 (1)1996版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 《萍乡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实施以来,我市成功建设了319国道、中环东路、洪山路、金陵路和沪昆高速公路联络线,目前正在进行320国道城区段拓宽改建。这些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较好地构筑了城市框架。总之,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对十余年来的萍乡城市建设发展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科学地引导了萍乡市城市空间发展。 (2)萍乡城市规划建设现状问题 ——城市空间功能分区不明确 ——产业布局分散、不集约,特色性不明显 ——行政管理区域各自为政,城市建设无序 3、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3.1城市功能定位 定位一:新型工业城市 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新型产业的发展,打造江西省重要工业城市。 定位二:区域特色中心城市 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面向赣湘两省和华东与中南、西南地区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技术、人员交流的需求,构架“内陆桥”,使萍乡成为区域特色物流集散中心、赣湘边界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定位三:区域性消费型城市 依托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势,面向赣湘乃至更大区域内的市场,强化文化、旅游、商贸核心城市功能,把萍乡打造成重要的区域性消费型城市。 定位四:生态低碳宜居城市 加强生态建设,致力于环境保护,倡导低碳经济,建设宜居和谐萍乡城。 3.2发展目标 城市人口规模:2020年为80万人,其中主城区63万人,湘东城区17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年为79.86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8平方米。 城镇化水平:2020年市域人口城镇化水平60%以上。 主要经济指标:到2020年。市域生产总值75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2000元。 3.3总体发展战略 基本原则: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分工,参与区域产业重构,以区域合作促进城市发展,实现与周边城市互利共赢。 重点发展中心城市。 以经济转型促进城市转型。 节约资源和加强环境保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将生态与人文资源转变为竞争优势,建设中部地区品牌宜居城市。 战略一:区域发展战略 东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西接长株潭城市群 积极东融西接,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辐射力。注重生态林业发展,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动谋求与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对接长株潭。充分利用高铁等快速交通设施,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武汉经济区的联系和承接,打造3小时经济圈。通过规划引导、技术支撑以及制度保障和激励,打造特色产业,达到资源要素集聚,实现城市辐射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形成新的城市竞争力。 战略二: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构建“一带两翼两廊”主体空间结构及战略功能区 “一带”:以主城区为中心,沿320国道和沪昆铁路两侧,东起芦溪县宣风镇、西至湘东区老关镇,东西直线距离60公里,南北平均宽幅25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的市域中部城镇带。这是我市重要的工业经济带,城镇重点发展区。在此基础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