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机械零件三坐标测量及反求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话机话筒表面的三坐标测量及反求
学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验时间:2010年4月
实验成绩: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实验目的
掌握三坐标测量仪的使用
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地使用
了解数据点采集的技巧
掌握反求设计方法
实验仪器
HC5000型坐标测量仪一台
装有相关数据采集系统地计算机一台
实验内容
利用三坐标测量仪采集电话机话筒外壳点云,将点集保存为.igs文件,然后将igs文件导入三维软件PRO/E中,反求电话机话筒外壳。
实验步骤
电话机话筒外壳放置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平台上,调整外壳方位,使外壳对称平面与三坐标测量仪的X轴平行。
打开计算机和数据采集软件,设置点输出为AUTOCAD 3D格式,打开AUTOCAD软件,设置点模式“point.style”为“*”,将“Draw”菜单下的“point”设置为”multiple point”。
打开三坐标测量仪开关,按“F”“T”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讲测量头移动至外壳对称平面,按“F”“T”清零
开始点的采集,先将边界点测出,然后再测五列点。点的采集过程中注意曲面平缓的地方点可以少采集而曲面较陡的地方则需要采集点密度需大一点。
点采集完毕后在AUTOCAD中先保存文件,然后在“command”指令后边输入“igesout”,选择生成“igs”文件路径,至此点采集工作完成。
五、软件处理
1设置工作目录
新建“.prt”文件,实验名称为”dianhua”
2输入原始数据
选择【插入】——【共享数据】--【自文件】命令
预览实验采集的点。
选择【插入】--【独立几何】命令
选择【几何】--【曲线】--【通过点】命令
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点,然后单击鼠标中键。观察曲线与点,我们会发现曲率可能失真。
3修改型曲线
对得到的型曲线进行曲率分析,看曲线是否光滑
单击“修改”按钮
选择型曲线,弹出“修改型曲线”对话框
在“修改曲线”对话框中选择“型点”按钮,可以对型曲线的点进行添加、删除、移动、重新分布一系列操作
单击“诊断”选项列表的三角形按钮,然后在列表中选择“曲率”。单击第一个“曲率”按钮,弹出“选择”对话框。在选择的型曲线上显示曲率,单击眼睛样的观看按钮
单击“修改曲线”中的完成按钮,完成对型曲线的修改
4建立第二方向的边界曲线
型曲线完成后,可以由型曲线创建型曲面,如果选择一个方向的曲线进行混合,曲面有可能扭曲变形,此时需要增加第二方向的曲线。增加第二方向曲线的方法多种多样,在可能选用第一方向的型曲线与平面(或曲面)的交点来建立第二方向的曲线。
单击右侧工具栏的“曲线”按钮创建基准曲线
在【曲线选项】菜单中选择【经过点】命令,然后选择【完成】命令
依次选择第一组端点
在【连接类型】菜单中选择【完成】命令
单击鼠标中键
同理,连接另一组端点以得到另一条基准曲线,完成后的图形如下
5创建第一参照面和基准平面
单击“拉伸”按钮,在拉伸菜单中单击“曲面”,用鼠标右键单击背景并稍作停顿,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定义内部草绘】
选择基准平面TOP作为草绘平面,选择基准平面RIGHT作为TOP的参考平面,单击鼠标中键,进入草绘器
在草绘工具栏中单击“偏移”命令
选择其中一条第二方向的边界曲线,将偏距值设为“4”
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完成按钮,退出草绘器,旋转木星到3D视角
单击“深度类型”按钮,输入深度值“30”
单击鼠标中键
创建基准平面
单击“平面”按钮
选择基准平面TOP
从“基准平面”对话框的“偏距平移“文本框中输入“10”
单击鼠标中键
继续单击“平面”按钮
选择基准平面“FRONT”
在“基准平面”对话框的“偏距平移”文本框中输入偏距值“20”
单击鼠标中键,创建的基准平面DTM1、DTM2 ,如下图
6创建基准点
1.单击“基准点”按钮
2.选择第一条型曲线,按住【Ctrl】键选择上步创建的曲面,在它们的交点处建立基准点PNT0
3.释放【Ctrl】键,选择第二条型曲线
4.按住【Ctrl】键选择曲面,建立基准点PNT1
5.同理,通过其它型曲线与曲面的交点建立基准点PNT2、PNT3、PNT4、PNT5、PNT6
6.同理,通过型曲线与基准平面DTM2的交点建立基准点PNT7、PNT8 、PNT9、 PNT10、 PNT11、 PNT12
7.同理,通过型曲线与基准平面FTM1的交点建立基准点PNT14、 PNT915、PNT16、 PNT17、 PNT18、 PNT19、 PNT20、 PNT21
8.单击鼠标中键完成基准点的创建
7创建第二方向的内部曲线
单击“曲线”按钮
在【曲线选项】菜单中选择【进过点】命令,然后选择【完成】
依次选择基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