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情绪情感.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是机体对身体内部或外部事件的生理的、行为的或者认知的短暂反应之总和,又被称之为情感。由3个反应成分组成:认知成分(主体主观的独特体验)、生理反应、行为反应。 重点: 1.情绪的经典理论 2.情绪、情感的生理机制 第一节 情绪、情感的经典研究 一、情绪生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二)卡侬-巴德理论(丘脑学说) (三)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 (四)情绪的激活学说(脑干网状结构) (五)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六)情绪的应激学说 (一)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詹姆士(W.James) 和兰格(C.Lange)在同一时期提出相似的理论合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 他们认为情绪是机体对外在刺激引起的机体生理(内脏)反应或对身体状态的感觉。 知觉→身体上的表现→情绪产生,如“我们因为哭泣而感到悲伤;因为攻击而感到愤怒;因颤抖而感到害怕,并不是因为悲伤、愤怒或害怕而哭泣、攻击或颤抖”。 缺点:忽略了高级CS对外周的调节作用 (二)卡侬-巴德理论(丘脑学说) W.B.Cannon(1927)和Bard(1934)认为丘脑是情绪的中枢。情绪刺激首先被大脑皮层感知,大脑皮层对丘脑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存在着抑制作用。当这种抑制作用解除时,丘脑的功能就会亢进。情绪过程正是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丘脑的情绪冲动一方面反馈传入大脑产生情绪体验,另一方面沿传出神经达外周血管、脏器形成情绪表现的生理基础。 即认为情绪有主观体验和身体自动反应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丘脑中整合起来产生情绪。此学说强调了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但忽视了外因变化的意义及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 (三)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 由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认为情绪过程与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脑高级部位皮层的功能,是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的形成与变化的表现。动力定型的形成,稳定过程就会产生阳性情绪体验,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就会伴随阴性情绪体验。 (四)情绪的激活学说 由林斯莱(D.B.Lindsley)(1951)提出。这种理论以脑干网状结构的生理特点为依据,认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汇集了各种感觉冲动,也包括内脏感觉,经过整合作用之后再弥散地投射至大脑,调节睡眠、觉醒和情绪状态。这种理论认为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生理功能的多样性正符合情绪过程的基本特征。 (五)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 由J.W.Papez和Maclean提出,认为大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帕帕兹认为在边缘系统结构中,从海马→穹隆→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一环路中,下丘脑与情绪的表现有关,而扣带回与新皮层的联系和情绪体验更为密切。 Maclean则认为海马和颞叶皮层在情绪的体验中更为重要。 情绪激活学说和边缘系统学说的 生理心理意义 集中表达了情绪的现代神经生理学关于 脑高级功能的理论成果,把网状结构和 边缘系统的功能特点与情绪过程联系起 来,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 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 (六)情绪的应激学说 虽然在1946年塞里(H.Selye)提出这一学说时,是从病理心理学方面研究适应性疾病和适应性症状开始的,但应激既然是由持久紧张性刺激所引起的情绪状态,那么关于其形成的机制,也自然与情绪的生理心理学机制联系在一起。现代应激学说认为在紧张性情绪形成中,大脑皮层、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等发挥着神经体液的综合适应性调节作用。换言之,这种理论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为情绪过程的生理心理学理论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事实和新的理论。 二、情绪生理心理学的 经典实验研究 (一)“假怒”实验(脑切除法) 1892年Goltz发现切除大脑皮层的狗变得十分凶猛.1925年坎农等人对切除大脑皮层的猫进行了经典研究,确定“假怒”动物标本的手术方法,1934年巴德重复了坎农的工作,把“假怒”引入生理心理学中来。 他指出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所以将这种动物的行为表现称作“假怒”。实验证明只要手术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 “假怒”的2种行为表现: 一种是格斗和发怒的表现 一种是逃走或恐惧的表现 “假怒”动物标本说明: 下丘脑可能存在着调节攻击防御和逃跑的特定系统。 (二)怒叫中枢(电刺激) 我国生理学家卢于道和朱鹤年于1937年电刺激脑中枢,发现猫能发出呻吟的声音。1952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