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课件(第5讲(1)古代印度文学).ppt

东方文学课件(第5讲(1)古代印度文学).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古代印度文明 中国古籍称之为 “身毒”、“天竺”、“贤豆”等。 “印度”,美好明亮之意。 古代印度的版图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因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地区,故又称“五印度”、“五天竺”。 印度雅利安人 约BC2000 恒河 圣河 “恒河母亲” 阿育王(约前273—前232) 月护王的孙子 孔雀王朝最伟大的人物,被史学家认为是世界文明史上最杰出的当政者之一。 由暴君称为佛教护法 宗教大国 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印度教 种姓制度 “就宗教与哲学、美学、诗学等文化形态的关系而言,可以说,没有那个东方国家能像印度那样,紧紧地纠缠于一种神秘的氛围之中,使你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使费尽挑剔,也很难把其他几项中的任何一项从宗教的这个复合体中割取出来。” 种姓制度: 婆罗门:祭司,掌管宗教文化 刹帝利:王族、武士,掌管政权武力 吠舍:自由民、商人、手工业者、富裕农民 首陀罗:从事最繁重体力劳动的人   二、古代印度文学 三个时期: 1、吠陀时期文学(公元前15世纪——前5世纪) 2、史诗时期文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3、4世纪) 3、古典时期文学(公元前后——12世纪) 。 1、吠陀时期文学 又叫做吠陀文献 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吠陀》 “吠陀”原意是知识、学问、智慧,后转化为教义、经典之意。 有狭义的吠陀和广义的吠陀之分 狭义的吠陀文学 指《吠陀本集》(简称《吠陀》),即“四吠陀”,包括《梨俱吠陀本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陀本集》、《阿闼婆吠陀本集》四部。 《吠陀本集》是吠陀教的圣经。 广义的吠陀文学 除了《吠陀本集》外,还包括《梵书》(15部)、《森林书》(8种)、《奥义书》(200多种)。 印度传统文学 ——“神话的文学” 2、史诗时期文学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往世书史诗》(36部) 佛经文学 佛教文学:《佛本生经》(佛教寓言故事集) 佛教 BC6创立 基本教义: 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八正道 因果报应 轮回转生 全球最长的史诗,仅《摩诃婆罗多》的篇幅就是荷马史诗总和的8倍,全部《圣经》篇幅的3倍。 以古代印度最流行的诗律输洛迦写成。每颂即一节诗,共32个音节,分两行排列——双行诗体,作四句吟唱,没有尾韵。 《摩诃婆罗多》10万颂;《罗摩衍那》2.4万颂, 史诗 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史诗说是世界通行的说法,沿用了18、19世纪的欧洲人的定义。而印度传统习惯是把《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称《罗摩衍那》为“大诗”。 世界最长的史诗 据1979年版《圭内斯世界纪录大全》载:中亚地区吉尔吉斯民间叙事诗《玛纳斯》长达50多万行,比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还长约1/5。 另据1984年7月10日《人民日报》载:中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长约60多部,近200万行。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格萨尔王传》约有100多部,迄今发现的藏文版本已达50多部。但《格萨尔王传》比《摩诃婆罗多》晚1000多年,把印度两大史诗誉为“最长”是长期以来世界通行的说法。就形成书面形式之早和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这点来说,用此旧说也有合理处。 (一)两大史诗形成之谜 《摩诃婆罗多》标明的作者是毗耶婆,这是音译,意译为广博仙人;又名岛生黑仙人。 《罗摩衍那》的作者相传是蚁垤仙人,这是意译,音译为跋弥或瓦尔米基。 印度两大史诗的形成是一个以民间口头创作为基础的长期流动、不断膨胀的漫长过程,带有流动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是印度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摩》的现在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直至公元4世纪。《罗》的主要部分大约是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数百年的产物。 《摩诃婆罗多》反映的是比较原始落后的印度西部文化;《罗摩衍那》则展现了比较先进的印度东部文化。 (二)两大史诗的基本结构与情节 1、《摩诃婆罗多》 题意:“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印度教把四吠陀当作宗教神圣经典,《摩诃婆罗多》又被认为是阐明印度教全部实质的“第五吠陀”,它是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圣经。 “酥酪中的醍醐,医药中的长生酒,水中的海洋,四足兽中的牛”。 一部能征服敌人、占领土地的“胜利之歌”。 “史诗中的史诗”。 基本结构 10万颂,分为18篇: ①初篇;②大会篇;③森林篇;④毗罗吒篇;⑤备战篇;⑥毗湿摩篇;⑦德罗纳篇;⑧迦尔纳篇;⑨沙利耶篇;⑩夜袭篇;11妇女篇;12和平篇;13教诫篇;14马祭篇;15林居篇;16杵战篇;17远行篇;18升天篇。史诗后面附有《诃利世系》,故有时称为第19篇,实际上这是一部独立著作。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