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6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 政法学院法律系 吴玉萍 本章内容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立法 第二节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制度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立法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二、环境污染防治立法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地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 我国环境保护法中主要指“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1)人类正常活动的有害副作用 (2)以环境为媒介对不特定人体造成危害 (3)具有综合性和积累性 (4)同时侵害多种权益 (5)危及范围广 (6)引起的疾病难以发现和治疗 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 2005年6月10日,菲律宾度假胜地长滩岛上的拾荒者在垃圾堆中搜寻可用物资。 伊拉克人使用被污染的水,已经引发了严重的健康问题 2000年8月7日,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一些市民在布里冈加河中洗澡。 2003年7月5日,巴西皮拉波拉-杜邦热苏斯居民从漂浮着泡沫的铁特河岸边走过。铁特河是巴西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河上这些泡沫散发出一种毒气,导致当地儿童患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的人数激增。 2006年4月2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一名男子乘船经过一条浮满垃圾的运河。 2000年6月25日,一艘载有1400吨原油的轮船在罗本岛附近海域沉没,造成海水污染并危及栖息在这里的5700多对企鹅。 红水再次污染黄河 污染带绵延1公里 由于受到严重污染,孟加拉国昔日著名的绿色度假村庄已是一片颓败景象。  “蓝天工程”实施20多年,兰州市民仍离不了口罩 口罩是司机常年必备的防污工具 企业排污污染环境 2010年节能减排目标 环保措施 二、环境污染防治立法 (一)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 (三)水污染防治法 (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六)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二节 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制度 一、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二、现场检查制度 三、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制度 四、清洁生产制度 五、防止污染转嫁制度 六、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一、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环境保护法》第27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2年8月14日发布《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一)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概念 (二)排污申报登记的范围 (三)排污申报登记的程序 (一)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概念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者,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并提供防治污染方面的有关技术资料,由环境管理部门审查监督的制度。 排污者的义务 环境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排污申报登记的范围 排污染范围: 向水体、大气、土地等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农药、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等污染 登记内容: 排污设施,处理设施及其基本情况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 重大的情况变化 (三)排污申报登记的程序 1、申请 2、申报 3、审核 4、重新申报 二、现场检查制度 《环境保护法》第14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应当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一)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 (二)现场检查的法律规定 (一)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 现场检查制度是指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管辖范围内的单位和个人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执行其命令、决定的情况以及其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情况,直接进入现场检查的一种环境法律制度。 (二)现场检查的法律规定 1、现场检查的内容 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情况 执行环境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有关命令、决定情况 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情况 2、现场检查的方式 单项检查、综合检查、普查、抽查,经常性检查、临时性检查、事故性检查,调研性检查等。 3、检查资料 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物治理设施及运行、操作和管理情况 监测仪器、仪表、设备的型号和规格以及检定、校验情况用的监测分析方法和监测记录 限期治理进行情况 事故情况及有关记录 与污染有关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的资料 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2、现场检查的程序 (1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