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docVIP

北京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实验报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化学实验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摘 要:本实验测算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及活化能。利用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前后反应物与产物的电导率的不同,使用电导率仪监测反应进度,确定体系电导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利用测得电导率与各物种浓度的关系,代入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计算得到在(44.00±0.05)℃时该反应速率常数为(0.395±0.002) L·mol-1·s-1。并结合6个不同温度下测得的速率常数,利用Arrhenius公式计算得该反应的活化能为(52.5±2.0) kJ·mol-1。 关键词:电导率;速率常数;活化能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药品 DDS-I1A型电导率仪,恒温槽,万分之一天平,夹层皂化管,大试管,50及10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停表。 乙酸乙酯(AR),NaOH(0.02052mol·L-1),二次水。 1.2 实验步骤 1.2.1 调节恒温槽 打开恒温槽,调节温度至44.00℃。调节温度时先设定温度为43℃左右,待恒温槽温度稳定后再缓慢调节(防止温度飞升),使温度到达(44.00±0.05)℃。待温度稳定在44.00℃后,关闭大加热开关,拧紧调节旋钮防止温度发生较大波动。 1.2.2 配制乙酸乙酯溶液 向100mL容量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二体积的水,再用100μL微量注射器加入乙酸乙酯0.1798g(理论应加入量0.1808g)加入乙酸乙酯时确保将酯直接滴到水面上,定容,摇匀。 1.2.3 测定κ0 用50mL容量瓶将氢氧化钠溶液准确稀释一倍。将稀释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一部分倒入大试管,剩下的淋洗铂黑电极,再将电极插入大试管,恒温10min。 打开电导率仪,调节“温度”旋钮至25℃;将“选择”旋钮拨到“校正”,调“常数”旋钮至电导池常数(实际使用的电导率仪的常数为0.979),再拨到“测量”,读出示数并记录。 1.2.4 测定κt 用移液管移取25mL氢氧化钠溶液至内管,移取25mL乙酸乙酯至夹层皂化管外管,塞好盖子,和一支干燥洁净的大试管一起恒温10min。 取出皂化管,倾斜使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全部混合,同时开始计时。摇晃使溶液混匀,然后快速将一部分溶液倒入大试管至接近一半高度,剩下溶液淋洗铂黑电极,并将电极插入大试管,从2min开始,每隔2min记录一次数据,30min后每4min记录一次。测定总时长为46min。 共平行测定三次。 1.2.5 清洗仪器 将皂化管和大试管用蒸馏水洗净、烘干,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微量注射器洗净并烘干。电极用去离子水洗净后插入装有去离子水的大试管中。 2 数据记录与处理 2.1 实验数据记录 测定κt前的准备数据记录如下表: 表 SEQ 表 \* ARABIC 1 准备数据 M/(mg) CNaOH/(mol·L-1) κ0/(S·m-1) 179.8 0.02052 0.329 三次平行κt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表 SEQ 表 \* ARABIC 2 反应过程中电导率数据记录 第一次测量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2 0.258 12 0.179 22 0.158 34 0.148 4 0.231 14 0.173 24 0.155 38 0.146 6 0.210 16 0.168 26 0.153 42 0.144 8 0.197 18 0.164 28 0.151 46 0.142 10 0.187 20 0.160 30 0.150 第二次测量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2 0.256 12 0.175 22 0.154 34 0.143 4 0.226 14 0.169 24 0.152 38 0.141 6 0.206 16 0.164 26 0.150 42 0.140 8 0.192 18 0.160 28 0.148 46 0.138 10 0.182 20 0.157 30 0.146 第三次测量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t/(min) κt/(S·m-1) 2 0.254 12 0.173 22 0.153 34 0.143 4 0.224 14 0.167 24 0.151 38 0.141 6 0.205 16 0.163 26 0.149 42 0.139 8 0.191 18 0.159 28 0.147 46 0.138 10 0.181 20 0.156 30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