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起搏器随访及程控.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起搏器随访及程控.ppt

* 心房阈值结果 * 测量VA传导 ? 测量 ?测量VA传导时间(BIOTRONIK) 测量心室起搏后是否有VA传导以及VA传导的时间 指导程控: ? ARP或PVARP ? VA标准(PMT预防) 过长的ARP或PVARP设定,可影响最大1:1跟踪频率 * 方法: 起搏器以VDI模式起搏,测量心室起搏与随后的心房感知事件之间的时间 如果VA时间恒定,则存在VA传导 测量VA传导 * 测量VA传导 * IEGM ? 测量 ? IEGM 对于某些复杂和疑难问题,可借助IEGM来判断 * IEGM DDD,心房未夺获 发现什么异常? * 休息15分钟 * 临床评估 起搏系统评估 ? 起搏系统测试 起搏器程控 ? 资料存档 * 常用程控参数 基础频率:60~70ppm 上限(跟踪)频率:120~160ppm 夜间程序: 频率: 50~55ppm 开始时间:晚于上床30分钟 结束时间:早于起床30分钟 注意程控仪的时钟 * AV延迟程控: 对于有自主AV传导的病人,应以促进自主传导为原则 优点:? 保持心室天然的激动顺序 ? 双心室同步 ? 节省电能,延长起搏器寿命 尽量消除融合波和伪融合波,节省电能 常用程控参数 * 感知灵敏度程控: 按测得的P波或R波最小振幅的1/2设定 感知灵敏度过高,可导致过感知,如感知肌电位等,抑制起搏脉冲发放;感知灵敏度过低,可导致感知不足,出现竞争性心律 如果病人有阵发性AF,可适当提高心房的感知灵敏度 如果必须设定较高的感知灵敏度,应采用双极感知方式 常用程控参数 * 模式转换程控: 对于有阵发性房颤、房扑或房速的病人,应打开模式转换功能 BIOTRONIK起搏器有两种模式转换算法 Mode Conversion:通过ARP的重整,ARP为模式转换的频率 Mode Switching: 模式转换的频率,模式转换后的起搏模式, X/8模式正转换标准,Z/8模式逆转换标准 常用程控参数 * 术后起搏阈值曲线 通常在术后1~2个月以后,将起搏器的输出降至较低水平 Weeks after implantation Threshold (V) 2 4 6 8 10 12 0 14 Chronic Threshold Acute Threshold * 常用程控参数 输出程控: 根据测量到的阈值,通常将电压设定为阈值电压的2倍;起搏器依赖者,心室输出可增加至2.5~3倍 急性期过后,应按上述原则进行调整。多数医生喜欢设定为 2.0~2.5V@0.4ms 能量消耗公式:E = V2×t / R ( E:能量 V:输出电压 t:脉宽 R:阻抗) 根据上述公式,当需要较高输出能量时,应尽量采取延长脉宽的办法增加输出能量,有利于节省起搏器的电能 * BIOTRONIK起搏器的输出电压与能量消耗的关系 Energy Consumption Pacing Voltage 2.4 4.8 7.2 “倍压器” * BIOTRONIK起搏器输出的优化 如何实现: 如果阈值电压2倍后 2.3V,则采取延长脉宽重新测阈值,直到找到一阈值电压2倍后,符合 ? 2.3V为止 举例: 阈值 = 1.3V@0.4ms … 1.2V@0.5ms … 1.0V@0.75ms 输出设定 = 1.0V×2 = 2.0V / 0.75ms BIOTRONIK起搏器的输出最好设定为 ? 2.3V@X.Xms * 省电的程控技巧 遇高阈值时尽量采用低电压,宽脉宽 心房要是高输出,降低心室输出;心室要是高输出,降低心房输出 延长AV延迟,让自主房室传导 打开AV滞后 打开频率滞后 夜间程序 关闭导线阻抗监测(BIOTRONIK) * 导线极性程控: ? 起搏:单极/双极; ? 感知:单极/双极 常用程控参数 优点 缺点 双极方式 不易引起神经/肌肉刺激 抗干扰能力强 不易发生交叉感知和远场感知 起搏信号小,不易辨认 单极方式 起搏信号大,易于辨认 易引起神经/肌肉刺激 抗干扰能力差 易发生交叉感知和远场感知 双极导线越来越被广大临床医生接受!将有完全取代单极导线的趋势! * 临床评估 起搏系统评估 ? 起搏系统测试 起搏器程控 资料存档 ? * 资料存档 需要存档的资料: 初始ECG 磁频ECG 统计打印 测试结果打印 最终程控参数打印 务必认真核对起搏模式、输出电压、脉宽!!! 最终ECG * 最终参数打印-认真核对每项内容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